方俊傑:「22 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 台前幕後的一次對抗

A+A-
「22 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電影劇照。

關於「22 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The Matrix Resurrections),我最有印象,是電影宣佈開拍的時候,男主角 Keanu Reeves 接受訪問,談及為何回心轉意接下片約,他借勢大讚劇本精彩,有吸引力,有突破性,吹到好似收到第一集個劇本一樣興奮。結果,第 4 集面世,全球口碑一面倒地有彈無讚。Keanu Reeves 原來咁好戲?

我覺得 Keanu Reeves 無講大話喎。工作人員的角度跟觀眾的角度有出入,正常不過。在「22 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有兩場戲,我估計是 Keanu Reeves 願意再演救世主的原因。以下,有劇透,不算很嚴重的劇透,請自行斟酌閱讀與否。

第一場戲,是說到 Neo 再度以 Thomas Anderson 的身份出現,變成電子遊戲設計師,靠創作出「Matrix」三部曲遊戲版而全球知名。公司要求製作新一集,Thomas Anderson 走去問老闆:「又食老本?唔搞得唔得吖?」老闆很誠實:「唔得。我哋唔搞,幕後大金主華納兄弟都會搵另外嘅人去搞。」「吓?得嘅咩?」「得。」係,開晒名地直接抽擊畀錢自己開戲的電影公司。情況,有點似 TVB 叫你幫手拍套劇,然後,你開套劇鬧曾志偉。

如果只有這一幕,你可能當作自嘲,或開個玩笑。到片尾彩蛋,再接再厲,說到 Keanu Reeves 的一班同事商量,新一集可以有甚麼新意,某人很認真:「其實,影住隻貓的短片在網絡好受歡迎,想賺錢的話,唔好搞『Matrix』,搞『Catrix』,咪仲好?」服晒。我完全幻想到導演 Lana Wachowski 如何瞞過電影公司高層有這兩場戲的對白,到米已成炊,如何威脅一定要一刀不切原裝上畫。難怪電影被冷對待,在美國即時推埋上串流平台算數。

以這種心情開拍,你說「22 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會似「蜘蛛俠:不戰無歸」(Spider-Man: No Way Home)般群策群力,滿足影迷 20 年來的感情,你自己也不會相信。結果,扮演 Morpheus 的 Laurence Fishburne 沒有回歸,扮演 Agent Smith 的 Hugo Weaving 又推戲。正常來說,如果是「蜘蛛俠:不戰無歸」,肯定將 Morpheus 與 Agent Smith 石沉大海;「22 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選擇用後生一截的新演員頂上。喂,不是販賣情懷喎!

幕前不齊人,不及幕後不齊人影響深遠。不是說那時叫 Andy Wachowski、現時叫 Lilly Wachowski 的另一位導演,我是說袁和平。1999 年的第一集,袁和平設計的動作場面,配合導演創新的拍攝風格,不理會劇情上的哲理,也是一大突破。事隔 20 年有多,就算不追求耳目一新,至少給我同樣水平吧。沒有。只有完全倒退。如果 Keanu Reeves 在這 20 年來是個退休人士,或者還可以體諒,人家拍了一大堆打到飛起的「殺神 John Wick」(John Wick)呀!只能說,不是沒有能力,是根本沒有心。

劇情上的種種牽強,演員們的沒精打采,動作場面的隨便與重複,在這個前設下,立即變得好有道理。元老級台前幕後,根本在作戰,是對只著重利潤不尊重創作的辦公室高層的一次對抗,現在不拍堆垃圾出來,還認認真真完成一套有頭有尾自圓其說到的電影出來,已經算很有良心,很仁慈。我最關心一條問題:華納兄弟給嘲諷嘲到上心口之後,還會不會繼續「22 世紀殺人網絡」下去?找另外的創作人接手,美其名撥亂反正再續經典?有得投注的話,我會將手頭上的注碼,全部押在 YES!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