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熊抱青春記 —— 還有冒險的勇氣

A+A-
「熊抱青春記」劇照。

Pixar 算不算高峰已過?由 1995 年「反斗奇兵」(Toy Story)計起,開業已 27 年,今年的重頭作還是「光年外傳」(Lightyear),被視為食老本食到盡。

也不是今時今日的事。2013 年,在「怪獸公司」(Monsters, Inc.)面世超過十年後,推出「怪獸大學」(Monsters University),質素一般,已經有人覺得有違 Pixar 作風。然後又變成 Pixar 作風,分別製作「海底奇兵 2」、「超人特工隊 2」(Incredibles 2)及「反斗奇兵 4」(Toy Story 4),賣玩具最緊要。

對我來說,Pixar 的高峰,是 2007 至 2010 那幾年,「五星級大鼠」(Ratatouille)、「太空奇兵.威 E」(Wall-E)、「沖天救兵」(Up)、「反斗奇兵 3」(Toy Story 3),例不虛發,無論創新度、膽量、娛樂性、訊息量,也是處於一個遠越同儕的高度。尤其「反斗奇兵 3」,明顯見到有種想將老本見好就收的勇氣。之後不是沒有佳作,2015 年的「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或 2017 年的「玩轉極樂園」(Coco)也是不可多得,就是失去了那種例不虛發的連貫性。偶然達到 Pixar 標準,偶然又會來套「恐龍大時代」(The Good Dinosaur)或「1/2的魔法」(Onward)的平庸之作。

失手不是問題,怕只怕 Pixar 失去冒險的勇氣。我會看成是一趟交捧的過程,容許內部調升的新手小心翼翼一點,但開山元老例如 Pete Docter 還是願意繼續試新,才會炮製出「靈魂奇遇記」(Soul),挑戰高難度。成品好壞還是次要,重要在沒有忘記自己的與別不同,是在於不似其他大公司保守。

「熊抱青春記」劇照。

如果新導演也有同樣自覺,當然更難得。Pixar 新作「熊抱青春記」(Turning Red),導演 Domee Shi 是華裔加拿大籍女性,即是之前短片「包寶寶」(Bao)的導演。繼續以自身成長經驗作為題材,「熊抱青春記」說一位住在多倫多的青春期華裔女孩,受家族血緣影響,第一次來月事時,受到情緒影響,化身紅色熊貓一隻。果然是「玩轉腦朋友」的分鏡師,「玩轉腦朋友」能夠把人類情緒喜怒哀樂形象化,能人所不能;「熊抱青春記」能夠把女性面對生理周期的變化可愛化,也厲害到不得了。

一開始的時候,看到電影充滿中國元素,可能會擔心是另一齣「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有心討好中國市場。還好,不是,甚至可能相反,但必要。剔除導演的背景,「熊抱青春記」把主角設定為加拿大的中國移民,也是合適不過。劇情說到女主角長大了,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但阿媽是虎媽,為了自以為地保護女兒不被教壞,用盡千方百計阻撓她,搞到她出醜,於是更加反叛,形成兩代矛盾。虎媽,全球各地都有,但把子女看成自己的附屬,用一種近乎極權的方法管理,連女兒正常消閒,看一看男子偶像組合演唱會也要破壞,說是一個白人媽媽或黑人媽媽的所作所為?需要加多一點解釋,才夠說服力。說是中國人媽媽?明晒。套用電影的設定,這不單是個媽媽的價值觀,更是整個家族的價值觀,推出去,是整個國家的價值觀。世界上有哪一個地方,連無傷大雅的娛樂也要嚴肅看待?歌手不可以娘娘腔一定要雄糾糾?運動員不可以有紋身?真人騷唔可以有小朋友出現?還有九千幾項要求要嚴格遵守。總不可以拍北韓移民呀!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