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片」疲勞:何以看電影變成耐力賽?

A+A-
圖片來源:Tom Cooper/Getty Images

全港戲院快將重開,但習慣暫停或一心二用的你,入場前可能要訓練一下專注和耐力。因為期待已久的「蝙蝠俠」和「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還有渴望重溫的「蜘蛛俠」、「梅艷芳」跟 Drive my car片長皆逾兩小時。既說現今觀眾多不耐煩,所以網片愈短愈易紅,為何近年電影卻不分類型,全都如此漫長?

回望去年,注目電影已是一套比一套長:從「王者世家」(King Richard)的 2 小時 24 分鐘,到「沙丘瀚戰」(Dune)的 2 小時 35 分鐘、「永恆族」(Eternals)的 2 小時 37 分鐘和「GUCCI 名門望族」(House of Gucci)的 2 小時 38 分鐘,「007:生死有時」(No Time To Die)更有 2 小時 43 分鐘。

一些文化人試圖分析現象,包括評論家 Bryan Reesman。他指,在1950 至 60 年代,電影可以長達 2 小時,到 70 年代的電影變得相對精簡,很多作品介乎 90 至 100 分鐘,到了 80 年代兩小時再變成主流,部分原因是要配合一盒錄影帶的容量。而當時較長的作品多為衝擊獎項或賣座的保證,像歷史傳記超級英雄科幻史詩,直至「鐵達尼號」出現,顛覆一切。

「鐵達尼號」這部 1997 年票房鉅片,證明一個 3 小時 14 分鐘的傳奇故事,也能再次成為世界主宰,從而開了先例。它成為史上票房最高電影的 4 年後,系列長片開始激增,包括「魔戒」、「哈利波特」和「飢餓遊戲」,令片長 135 至 150 分鐘成為新標準。

傳媒及娛樂分析員 Daniel Loría 則指,超級英雄片已從獨立作品,進化成「復仇者聯盟」引領的大型跨界電影。「大眾會到戲院來看的電影,大概會是與劇集和兩三套系列作有關、橫跨工作室的超級英雄片。而這種電影肯定會愈來愈長。」100 分鐘左右、中等預算的愛情喜劇或恐怖電影,便唯有轉到串流平台。

喜劇演員 Pete Davidson 日前以歌嘲諷「長片」氾濫,Netflix 隨即作出回應,新增片長 90 分鐘以下的「短戲」(Short-Ass Moives)分類。 圖片來源:Netflix

但從「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以及往後其他大片的成功來看,觀眾要看完一部長達 3 小時的電影似乎並沒有那麼困難。同樣傾向時間較長的藝術片,人們也會尊重創作者,欣然接受。市場研究公司 ComScore 高級媒體分析師 Paul Dergarabedian 解釋:「若這些長片叫好叫座、熱門或獲獎,較為成熟的觀眾會願意久坐。」

惟當荷里活「長片」氾濫,幾乎每週也有一套上畫,獎項預測網站 AwardsWatch 創始人 Erik Anderson 直言,很多電影有著「不需要的脂肪」。Reesman 亦認為,除了一些傑作,許多現代電影充斥多餘的支線、過度擴展的動作場面,甚至刻意「扭橋」的結局,結果令人煎熬。Dergarabedian 倒有另一種看法:

若是爛片,每分鐘也難受。若是好戲,觀眾會想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