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如何走進斷供危機?

A+A-
2021 年,恆大集團在深圳一個建設中的住宅區項目。 圖片來源:Noel Celis/AFP

近日,中國房地產市場爆出建築停滯項目買家的「斷供潮」。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上週已跟金融監管機構及中國主要銀行會面,討論斷供房貸的問題,擔心有更多買家效仿。過去 10 年,建築及房地產行業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大動力,在熱潮下,開發商漸趨向國際投資者尋求資金、推出預售新房,導致投機購買風氣熾熱。當中國政府嘗試降低泡沫風險、緩和樓價上升造成有人無法負擔的現象時,也引發部分發展商違約的危機

彭博專欄作家 Enda Curran 指,1998 年起中國開始發展全國房產市場,當時只有 3 分 1 人住在城鎮地區;現時全國近 3 分之 2 人住進城鎮,城市人口增加 4.8 億,房地產行業也隨之迅速擴張。地方政府依靠出售公共土地獲得大量收入,鼓勵當局更著力發展土地事業,同時有助中央政府實現每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令過去的 GDP 增長可達到雙位數。但 Curran 表示,隨著發展商急於滿足發展需求,債務也堆積如山。主要售予外國投資者的美元計價離岸債券,年銷售額從 2009 年的 6.75 億美元,飆升至 2020 年的 647 億美元,發展商的利息負擔持續增加。

洛陽一個未完工住宅建築。 圖片來源:路透社

截至去年底,各發展商共有約 2,070 億未償還的美元債務,佔所有中國借貸者總額的 4 分之 1。此外,當地不透明的負債資訊,也令評估信用風險更困難。沒有充足現金償還債務的發展商,近年開始陷入困境。Curran 表示,中國政府自 2020 年中,開始向開發展商收緊新融資、要求銀行減緩批出抵押貸款的步伐。監管機構又強制執行「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 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 100%、現金短債比率小於 1 倍的房企均不獲融資」的「三條紅線」政策。然而,自今年初至 5 月中,已有至少 22 家中國高收益債券發行人的美元計價債券違約或延期償還,這些發行人同樣與房地產行業相關。

為補充現金流及償還債務,許多發展商選擇給予大幅折扣以出售房產,然而包括恆大集團在內的一些發展商資金仍然短缺,無法繼續部分建設項目。「亞洲時報在線」(Asia Times)指 2020 年中國有 270 家房地產發展商破產,又引述中國資深房地產評論人劉光宇指出,去年更有 396 家破產。他認為隨著更多大額負債的發展商會倒閉,業內將能實現優勝劣汰,優質的發展商能擴大市場份額、更易籌集資金。但報道也引述其他分析人士意見指,全國約 10 萬房地產發展商裡,破產者所佔比例甚小,大、中型發展商面臨財務困難的趨勢仍在上升。

對一些「爛尾樓」買家而言,其他發展商接手興建房地產項目,或者會是他們的救贖。去年 12 月 20 日,中國人民銀行及銀保監就聯合發表通知,督促地方銀行支持優質房地產開發商,收購那些未完工的房地產項目。不過提供中國房地產數據服務的貝殼研究院高級房地產分析師潘浩指,房地產行業的風險不斷上升,優質發展商仍不願收購其他發展商的資產。

「爛尾樓」未必有人願意出手「執手尾」,買家打算斷供,卻可能違法。中國法律界人士指,無法接收公寓的購房者,停止支付抵押貸款前,需與銀行達成協議。買家應先提出民事訴訟,終止與發展商的購買關係,然後再取消抵押。然而,如果發展商已經展開清算程序,買家便要與其他債權人一同等候取回資金。「爛尾樓」買家如單方面斷供,有可能會成為違約者,信用評級因此受損甚至被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