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識生產全面量化: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排行榜

A+A-
圖片來源:James Jiao/Shutterstock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公佈最新一期的「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排行榜」(Stanford University’s List of the Top 2% Scientists in the World),其中知名填詞人、正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的周耀輝教授,就憑藉傑出的傳播及文本研究躋身其中

各地很多政府都推行了新公營管理改革(New Public Management),為公共機構引入競爭制度,訂立「關鍵績效指標」(KPI),以提高效率和鼓勵創新。對於大學等大專院校,政府會考慮各大院校的研究表現以分配經費。在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會按研究評審工作(RAE)來決定部分經費撥款。於是,學者所發表的論文數量、發佈在甚麼等級的期刊、被引用的次數,都會影響學者能否升遷甚至續約。

可是,即使論文的引用數字可以決定學者甚至學校的命運,過去卻甚少統一、具公信力的排名指標。過去所用的指標,例如有最簡單直接的引用量,又或者參考物理學家希爾施(Jorge Hirsch)在 2005 年提出的「H 指數」(H-Index)—— 即如果一名學者有 N 篇論文分別被引用了 N 次或以上,他的 H 指數就是 N。然而,不同的學術數據庫,例如 Google Scholar、Scopus、ResearchGate 統計的數字又會有些微分別。

2019 年,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數據專家伊安尼迪斯教授(John Ioannidis)為首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套全新的引文數據分析方法。他們選用 Scopus 數據庫,評估 22 個學術領域共 176 個細項分類,超過 10 萬名至少發佈了 5 篇論文的學者。他們根據學者的總引用量、H 指數、共同作者修正的 Hm 指數、不同作者順序的引用量等指標,再計算出一項綜合指數。每年一度公佈的「史丹福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排行榜」就是統計的成果。

伊安尼迪斯教授公佈排名的同時表示,引文指標現時被廣泛應用和誤用,團隊希望建立一個公開數據庫,提供統一的資訊。該數據庫還分別提供了學者們生涯歷年以及單年的資料,而排名得出的綜合指數,也會分為包含和不包括自我引用(self-citation)兩個版本。伊安尼迪斯教授補充指,由於學者數目眾多,即使不在名單之上,也不代表他們的研究水平不優秀。Scopus 的數據也未必百分百準確,可能有遺漏論文,學者要定期檢查自己的專頁。

香港浸會大學今年一共有 44 位學者躋身名單,香港教育大學亦有 34 名(包括校長張仁良),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更有超過 180 位160 位,另外多間本地大學未有公佈數字。不過,過去不少學者批評,大學盲目追求排名對社會並非最有利,始終出版數量和質量是兩回事,學者們的教學水平和對社會的影響力,都應該被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