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神呀,請給我假期

A+A-
在日本,聖誕節並沒有被列為法定假期。 圖片來源:Bright097/Shutterstock

對於香港人,如果提供了端午節假的屈原是偉人,獨力支撐了聖誕節和復活節共 5 天假期的耶穌就更偉大,真不愧是神。在有假齊齊放的前提上,聖誕節的確是普天同慶的日子,以基督信仰為主流的歐美自然不用說,以印度教和佛教為主流的印度,以及伊斯蘭為國教的孟加拉和馬來西亞都有聖誕假。

如果前殖民地或者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國家,擁有聖誕假是合情合理,那為甚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美國為首的聯軍佔領了 8 年,今天熱愛聖誕燈飾和 KFC 炸雞的日本,聖誕節竟然沒有成為法定假期?

答案是因為日本憲法第 20 條列明:「任何人都不應被強迫參加宗教行為、祭典、儀式或活動」,以及「任何宗教都不能被國家授予特權,或者行使政治上的權力」。雖然今天的聖誕節混進了許多不同文化元素,但其本質仍然是基督宗教的節日。假如把聖誕節設為法定假期,就等同強迫所有人參加宗教活動,即使多 1 、2 天聖誕假期應該沒有多少日本人會反對,但始終會導致違憲的結果。

只要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在日本現行 16 個法定假期(祝日)中,即使有齊各種高山、海洋、老人、祖先、勞動等的感謝日,甚至有個趁 1964 年東京奧運時訂定的「運動之日」,叫國民強身健體,但沒有一個與宗教信仰的節慶有關。

如果不計算廣義的傳統節慶祝日,日本真正意義上「法定假期」的設立,可以追溯到明治時期,在建立國民國家和創造國民身份的同時出現。當時為了推動神道教為國教,在創造出「國家神道」這個東西之餘,也制定了一堆神道「祭日」假期。作為其中心的神道教神明後裔的天皇,當然擁有好幾個天皇祭。

二戰後,新憲法排除了日本的軍隊擁有權之外,還限制了國家和宗教對國民的權力。天皇發佈了著名的玉音放送,否定了自己是神道教的神,以所謂象徵天皇的方法續存。戰後的法定假期一方面排除了所有與宗教有關的元素,不管是神道教、佛教、抑或基督教節慶,都無法成為國家祝日。過去的天皇祭則改了個名字,在微妙的宗教灰色地帶中,以「天皇生日」的名義保留下來。

在法定假期的層面上,戰後日本成為了一個徹底的世俗國家,無論哪一個神都無法擁有自己的假期,雖然在泛神論的神道信仰中,甚麼是「神」本來就很模糊。一草一木皆可成神的國度中,只要有心,或者「山之日」和「海之日」也可以是宗教節慶。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