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 生物多樣性協議,為何要強行通過?

A+A-
COP 15 第二階段會議通過歷史性協議。 圖片來源:Yu Ruidong/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關乎全球未來的 COP 27 在 11 月才剛結束,另一個攸關重要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5 次締約方大會(COP 15)第二階段會議本月在加拿大舉行,最終通過史無前例的協議,旨在扭轉數十年來威脅世界物種和生態系統的環境破壞。協議具體內容是甚麼?表決過程中,只有剛果民主共和國提出反對,作為世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之一,這個非洲國家反對原因何在?

COP 15 承諾了甚麼?

中國是本屆 COP 15 主席國。經過談判,190 多個國家終於達成協議,承諾到 2030 年,地球 30% 的面積將被設為保護區,這個目標框架被稱為「30 x 30」,且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 300 億美元的保護援助。「路透社」指出,現今全球得到保護的土地和海洋面積分別為 17% 和 8%,過百萬物種瀕臨滅絕,超過 3 分之 1 土地退化,海洋因人類行為和氣候變遷受到威脅。

協議中有 23 項目標,包括保障原住民身為土地管理者的權利、削減與破壞環境有關的農業補貼,以及降低殺蟲劑帶來的風險和應對入侵物種等。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幹事 Marco Lambertini 形容,這項協議堪比「巴黎協定」攝氏 1.5 度的氣候目標,「對於促進採取有益自然的行動,並讓每個人承擔責任至關重要」。

剛果為何反對?

值得注意的是,協議表決過程有爭議。儘管剛果民主共和國(DRC)代表表明不支持,但 COP 15 主席、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仍敲下木槌,強行通過協議。DRC 生物多樣性在全球排名第 5 位,擁有大片剛果盆地森林,而剛果盆地正是「30 x 30」協議所提出要保護的關鍵生態系統之一,為何該國一開始會反對協議通過?

DRC 環境部副部長 Eve Bazaiba 認為,富裕國家應向發展中國家的自然保護工作提供更多資金,稱現行聯合國系統内的全球環境基金(GEF)未有單獨設立一個新的生物多樣性基金,而中國、巴西、印尼、印度和墨西哥向來是 GEF 的最大接收者,非洲國家自然希望在最終協議獲得更多保障。Bazaiba 最初反對協議,得到民間團體支持,但有些人批評該國的做法虛偽,因為當地政府曾多次無視警告,在國內熱帶雨林和世界遺產維龍加(Virunga)國家公園從事石油勘探活動和天然氣開發。

說到底,資金是主要問題,各國無法就如何設立基金達成一致。在埃及舉行的 COP 27 其實亦有同樣問題,許多國家要求為生物多樣性設立單獨基金,但遭其他國家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