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不收爐:以加班賀年的文革時代

A+A-
文革初年的政治宣傳海報,印有「抓革命、促生產」的經濟建設指導方針。 圖片來源: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在華人社會,農曆新年向來被視為家庭團聚大節日。不過,在提倡「破四舊」的文革年代,過年卻一度被視為需要革除的舊風俗,被扣上虛偽迷信的罪名,甚至是「剝削階級套在勞動人民脖子上的精神枷鎖」,過年時加班工作更被奉為新習俗。

在傳統中國社會,農曆新年的慶祝方式,每每凸顯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以致過年一度被貼上「階級」標籤。香港中文大學出版學術期刊「二十一世紀」刊登學者趙鳳欣論文「以政變俗:國家權力與上海春節習俗變革」,文中引述文革初年上海報章對過年的批評:

(剝削階級)利用春節大搞封建迷信,求神祭祖,提倡虛偽禮節,請客送禮,酗酒、賭博、大吃大喝,使「春節」成為「四舊」泛濫的市場。

1967 年 2 月 8 日「大公報」報道。

結果,國務院以響應「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為名,在 1967 年 1 月宣佈取消農曆新年假期,強調這是打擊黨內走資派的關鍵時刻,要「堅決執行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產的方針,奪取革命、生產雙勝利」。革命期間,工人回鄉探親假亦告取消,以後再作補假。

不收爐,在煉鋼爐前過新年

通告一出,城市的傳統過年熱鬧氣氛即時大受壓抑,2 月新年的前夕,回鄉探親的人潮大減,辦年貨的人龍不再。根據趙鳳欣的訪談,有上海居民主動「革」掉團年飯,認為既可響應「節約」呼籲,又可以減省麻煩;另一位受訪者則憶述,當時衣服不能穿得太光鮮、不能放炮仗。縱然有受訪者提及,有老人家仍會燒香拜神,但儀式都是偷偷進行。

革掉過年傳統之餘,國家更宣傳勞動生產為新過年活動,因而衍生「春節加油幹,班班都超產」、「不停爐,不停產,煉鋼爐前過春節」等政治口號。香港「大公報」當年報道,貴州「革命派」支持取消假期,斥責過年是資產階級的「糖衣砲彈」,呼籲「堅守生產崗位」,務求超額完成國家生產計劃,奉「革命化、戰鬥化的春節」為新風尚。

儘管 1968 年國務院恢復 3 天農曆新年假,但依然強調要「廣大職工就地休假」,不鼓勵探親或旅行,部分生產單位為表現革命熱誠,反而主動過年加班。1969 年農曆新年前夕,在北京中央文革碰頭會議記錄上,總理周恩來表明「做革命工作不過春節」,其後的匯報亦指出,有鋼鐵工人主動提出不過年,「不僅是連續生產的工人不過春節,不連續生產的工人也不過春節」。

傳統新年是家庭團聚的大日子,在文革下,國家卻動員家庭在新年舉行「鬥私批修會」,通常就是全家人圍坐,互相批判對方的私有觀念和家庭觀念,試圖叫所有人的視野超越個人與家庭,以整個國家社會為重,從而塑造公民的國家意識。此外,亦有「憶苦思甜」教育活動,叫大家回憶和控訴「階級苦」。

直到文革結束後,農曆新年傳統在 1980 年才在中國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