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伊拉克 20 年,如何為新冷戰埋下伏線?

A+A-
2003 年 3 月 24 日,美軍入侵伊拉克後數天,有海軍陸戰隊隊員檢查一名伊拉克平民的袋子。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 年前美國全面入侵伊拉克,成功推翻薩達姆政權,但始終未發現大殺傷力武器,更未能為中東帶來自由民主。當世界已進入新冷戰時代,我們該如何為伊拉克戰爭蓋棺論定?究竟伊拉克戰爭的失敗經驗,如何為新冷戰埋下伏筆?

20 年前美國擁有贏得舊冷戰的自信,強大國力前所未見,國際上沒有任何可匹敵的競爭對手。但 2003 年 3 月 20 日美軍向伊拉克薩達姆(Saddam Hussein)政權宣戰,卻可以被視為其主導秩序衰落的開端。

按照小布殊(George W. Bush)智囊團的新保守主義理論家指導,美國認定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一個自由民主和立場親西方的中東。美軍固然在軍事上大獲全勝,但宏觀戰略考量上,整個新保守主義計劃都是失敗收場,美國不但無法證明薩達姆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對於戰後如何重建伊拉克亦欠缺周詳計劃。

薩達姆獨裁統治結束,但美國無法為伊拉克建立有效民主管治,數十萬人在戰爭及隨之而來的宗派暴力浪潮中喪生,後來更有伊斯蘭國崛起。美國入侵未有為伊拉克人帶來更有保障的未來之餘,美國最近民調同樣顯示,多達 61% 受訪者認為 20 年前入侵伊拉克是錯誤決定,相比當年有 66% 美國人認同開戰,民意可謂徹底逆轉。

伊拉克為中國崛起爭取時間?

英國天空新聞台(Sky News)國際事務編輯 Dominic Waghorn 評論認為,伊拉克計劃的挫敗,持久削弱美國人的國家自信,也動搖美國作為世界榜樣的信念。評論相信,這種自我懷疑削弱介入敍利亞內戰的民意基礎,令奧巴馬政府不願插手,也沒有嚴懲使用化武的巴沙爾(Bashar al-Assad)政權。

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缺乏自信與遲疑不決,後來被普京視為軟弱表現,是「東升西降」的先兆,變相鼓勵俄軍巧取豪奪,在沒有遭受強硬制裁下,先奪取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繼而在去年孤注一擲全面入侵烏國。更諷刺的是,普京曾經以美國入侵伊拉克,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辯護

伊拉克戰爭 20 周年,美國首都華盛頓有反戰團體舉辦遊行。 圖片來源:路透社

隨伊拉克戰爭而來的虐待戰俘醜聞,亦玷污美國作為民主和人權領袖的形象,加深第三世界民眾的反美情緒。多個第三世界國家拒絕在烏克蘭戰爭上表態,部分就是建基於對美國陣營的不信任,這份猜疑經常被追溯到入侵伊拉克的行動上。

美國開拓伊拉克戰場,同時分薄阿富汗戰線的軍事資源,亦為 2021 年狼狽撤軍埋下伏筆。美國陷入中東泥沼長達 20 多年,忙於處理爛攤子的同時,來自中國的挑戰亦與日俱增,政界卻花多年時間才認清威脅的存在。

伊朗是伊拉克戰爭唯一贏家?

「外交政策」雜誌專欄作家 Michael Hirsh 分析認為,美國在伊拉克自製的災難,打破後冷戰美國無懈可擊的形象,令競爭對手深信有方法智取美國。對國家外務政策失望,也為後來杜林普提倡「美國優先」的新孤立主義鋪路,從此改變美國政治版圖。

美國在越南、伊拉克到阿富汗的連串失敗,證明任超級大國有無限金錢和國力,在外國沒有合法政權支持,任何政治計劃終究都會失敗。南密西西比大學戰爭與社會研究中心聯合主任 Andrew Wiest 坦言,這是花長時間才學懂的教訓,不斷犯上同一錯誤 ——「無限量支持一個不可持續的政權」。

美國新保守主義計劃落空,伊拉克人未來也得不到保障,究竟這場戰爭有誰是贏家?美國軍事新聞網 Army Times 長達兩冊的總結報告認為,坐收漁利的伊朗政權是唯一贏家 —— 佔伊拉克人口大多數的伊斯蘭什葉派,透過美國扶植的民主體制登上政壇,使身為什葉派大國的伊朗得以延伸勢力,讓親伊朗武裝勢力活躍於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