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人想出去,國外的人想進來

A+A-
圖片來源: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每逢談到南韓人口,離不開生育率低、長者增多的問題。其實除了這種自然加減,還有一個較少提及的現象 —— 利用法律漏洞入籍韓國、在此落地生根的外國人似乎變多,但選擇移居甚至移民、今後不做韓國人的男女為數更多。血統、國籍、文化、生活,如何左右大韓民國的人口流動?

多間韓媒引述法務部指,單是今年 2 月,婚後移居韓國者就有 13,905 人,約半為越南籍,當中近 9 成為女性,男性也較其他國籍的多,1 月亦見同類情況。報道指跟越男結婚的「韓女」,往往是和韓男離婚後保留韓國籍的越南女性,於是她們的再婚對象也得以成為「南韓人」。其後法務部澄清,統計包含已藉結婚取得移民資格、一度出境後再於 2 月返韓的人,過去 3 年韓國女性跨國婚姻對象最多為美國籍,越南則排第三,但仍有其他線索引起「洗國籍」的揣測。

根據韓國統計廳,去年韓男和越女的婚姻註冊共有 3,319 宗,其中 1,069 宗為再婚,而韓女與越男的 586 宗婚姻登記中,多達 556 宗屬於再婚。在跨國婚姻交流網站,不時出現越女入籍韓國後拋夫棄子、最終與韓男離婚的個案。到底分開是因性格不合,抑或真的涉及洗國籍活動,政府目前仍難探究。有輿論認為,當局需要調查是否有人在走法律罅。

與此同時,「脫韓者」的人數更加可觀。法務部統計顯示,2012 至 2022 年間共有 262,305 人除去韓籍,較入籍韓國的 148,528 人約多 1.7 倍。過去 5 年,這類韓人所選的新國籍最多為美國,其次是日本和加拿大。因婚姻、領養、就職、營商等理由而長留外地的韓國人也逐年增長,申請移居海外的個案從 2014 年的 249 宗,到 2019 年升至 4,000 宗。

側重輩分及關係、過分保守及高度壓抑的職場文化,是韓國年青世代決心移居甚至移民外國的因素之一。 圖片來源: Jean Chu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中央日報」指出,計劃或已移民的人皆說「沒有比韓國更不宜居的國家」、「對韓國再無希望」。他們認為社會仍有很多弊病,加上世越號慘案及經濟低迷,令「美國夢」繼 1980 年代再受追捧。30 歲的宋民基(송민기,音譯)現居波士頓,他直言:「父母那一代還能期盼『明天會更好』,但這個世代難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以才有『地獄朝鮮』一詞。」

政府調查顯示,過去 3 年韓國人的生活滿足度在經合組織處於低位。韓國 Gallup 的民調亦指,34% 受訪者表示「條件許可的話希望移居海外」,30 至 39 歲的比率更達 46%。準備移民加國、28 歲的朴氏說:「在歐洲跟朋友碰面,驚覺自己對教育的投資和所學的量都較多,對方的年薪和社會地位卻比我高。學習機會、職業選擇、長者福祉,這些韓國也沒法比。」

懷孕及育兒上的困難,促使更多人揮別韓國。32 歲的 Henry 自言,少子化問題是其移民主因。「想到 20 年後孩子要為扶養老人而交重稅,便覺得選擇仍在成長的美國,較留在持續落後的韓國要好。」一位本有加國居留權、兩年前返韓的家長說:「因為有家人在韓國,就想著要回來生活;但為了孩子的教育,還是在考慮移民外國。海外學習風氣自由,在韓國,不花幾百萬韓元讀英語幼稚園就怕落後他人。」

對於人口呈死亡交叉的韓國而言,這種脫韓比入籍多的現象不容忽視,但政府對移民增多的事仍不太關注。有移民政策研究院的人員指出,當地 2017 年後仍未就移民制定統計標準。全北大學社會學教授薛東勳則指:「外國人入籍韓國後可保留多重國籍,但韓國人在外國入籍後卻要放棄韓籍,情況並不對等。考慮到人口減少,當局必須反思要維持這個誘導大韓民國國民成為外國人的制度到何時。」

「流水落花」放映會 + 映後座談會(半小時)

日期:4 月 5 日(三)

時間:上午 11 時 50 分至下午 1 時 52 分

地點:K11 Art House(7 院)

戲院地址: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8 號 Victoria Dockside K11 MUSEA 4 樓

票價:成人 120 港元;學生/長者 90 港元

嘉賓:導演 賈勝楓

主辦:CUP 媒體及夕拾x閒社 Mellow Out

報名請瀏覽:https://pse.is/4v77w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