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障礙症:日常生活中欠債不還的人

A+A-
圖片來源:Hannes P Albert/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你身邊有沒有朋友,明明總是賖借度日,生活卻毫不節制;被催促還錢時,又以各種理由推搪?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借錢也可以是心癮的一種,日本有專家稱之為「借金癖」、「借金依存症」,在英語學術世界,人們通常把這些症狀歸納為「金錢障礙症」(money disorder)。

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上月報道,以信用報告公司 Experian 的 2019 年數據計算,每名美國人平均欠下 90,460 美元債務。2020 年信用狀況報告顯示,撇除房貸的話,已屆中年的美國 X 世代人均欠債高達 32,878 美元,情況令人非常擔心。不單是美國,很多發達國家都有類似問題,例如即使同樣不計算房貸,到 2022 年底英國人均負債也錄得 34,566 英鎊。一些大眾眼中理財觀念較強的東方社會亦不例外,到 2022 年 3 月底,日本有 116 萬人要面對多筆無法償還的貸款

一個人不停累積債務,有時不是家庭財政又或者整體經濟環境問題,背後可能有心理因素。克雷頓大學心理學家 Brad Klontz 曾經發表著作 Mind Over Money,探討「金錢障礙症」背後的機制。所謂「金錢障礙症」是指一種持續的、自我破壞的、自我限制的財務行為。Klontz 認為這些行為源於一些財政爆發點(financial flashpoint),簡單來說是與金錢相關的痛苦經歷,這些經歷造成的情感反應過分強烈,令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一些財政爆發點,可以是童年時期的貧窮日子、又可能是年少時從父母身上學會的理財觀,又或者是因為經濟不景而敗光所有積蓄。關鍵在於這些經歷是否強烈得扭曲人們對金錢的概念。Klontz 認為坦誠找出這些財務爆發點,是令我們擺脫它們控制的第一步。這些過去的片段可能已悄悄進入我們思想,為此我們要學會識別自己既有的金錢概念,了解當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以建立一套更健康、更有效的理財觀。

在書中,Klontz 整理出三種「金錢障礙症」的面向

  1. 金錢迴避 (Money Avoidance):
    當事人會有「財務否認」(Financial Denial)的傾向,試圖通過放棄思考來「處理」金錢問題,而不是面對財務現實,例如避免查看銀行和信用卡賬單。另一種是「財務抗拒」(Financial Rejection),每當累積起金錢時會感內疚,通常會在自尊心低的人身上出現,並引致一系列經濟及心理問題。
  2. 金錢崇拜(Money-Worshipping):
    這個類別可能牽涉多種喪失自制力而造成的問題,例如病態賭博、工作狂和過度消費;另外還有囤積癖,要通過囤積物品來找尋安全感,以及強迫性購物,購物成為暫時逃避焦慮的方法。
  3. 金錢關係(Relational Money):
    理財觀已深深影響人際關係,包括「財務不忠」(Financial Infidelity),向身邊人謊報自己的消費或財務情況,如在預算之外大量購物,又或者對大額商品的成本撒謊。極端的例子可能包括背著家人抵押二次房貸,或者開設秘密銀行賬戶。

值得注意的是,不單單是欠債者可能有「金錢障礙症」,借貸人同樣有這個可能。有些人會不管自己是否負擔得起,都給予他人金錢,又或者難以或無法拒絕借錢要求,即使過程中犧牲自己的財務福祉。常見的例子,有父母過分支持應該能夠自力更生的成年子女。

Klontz 在書中強調,財務健康的基本原則並不複雜,無論我們是何身份或者擁有多少財富,都能夠掌握這些原則。當我們識別出自身財務爆發點,挑戰這些扭曲的金錢觀,實踐健康的財務習慣(例如保持合理且低負債、擁有積極的儲蓄計劃)時,我們不僅在物質上變得更富有,也會在情感上變得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