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真.哥斯拉」(シン・ゴジラ)和「新.超人」(シン・ウルトラマン)在香港的命名方式有差別,但如無意外,「シン・仮面ライダー」還是會被翻譯成「新.幪面超人」,因為廿多年前已經有一個「真幪面超人」。
當幾年前「シン・仮面ライダー」公佈製作之際,筆者曾經以為是「真」的重製。不過「シン」系列始終是庵野秀明的遊樂場,經典作品的現代詮釋才是其目的 —— 或者更確切而言是庵野本人的詮釋。「福音戰士」的流行令大家漸漸忘記,庵野的作品從來都是挑觀眾。「シン」系列的個人風格一部比一新,喜歡的人看得很高興,看不慣的人會大呼救命。
如果要稱讚,「新.幪面超人」最值得稱讚是動作場面,許多表現都是頗創新,尤其對黃蜂女的高速戰鬥場面,是筆者近年看過最獨特的作品。近年的特攝慣常用慢動作表現高速移動場面,以快慢對比突顯主角貌似正常的動作,其實是高速,這種手法由「555」、「Kabuto」,甚至「X-MEN」和「閃電俠」都可見。然而,「新.幪面超人」以閃動的方式,客觀地在畫面上表現出「肉眼無法捕捉」的速度,令觀眾真正在視覺上感覺到高速。在技術和表現層面上,「シン」系列一直都能夠感受到特攝的進化。
相對視覺表現上的創新,故事鋪排則相形見絀。表現手法傾向舞台劇多於當代一般電影。為了在有限時間裡加入原著的元素和各種致敬,許多東西都被排除或者抽象處理。劇情發生的速度是電光火石的,密度接近一般觀眾消化能力的極限。當你還搞不清楚邪惡組織到底做了甚麼壞事,怪人們已經被殺掉。
這在「新.超人」已經很明顯的問題,在「新.幪面超人」更是嚴重。明明「幪面超人」是屬於社會面非常重的作品,當劇的「社會」卻完全消失。我不是指沒有社會批判之類,而是完全缺乏一般社會的描寫,全劇就是主角群在深山和工廠裡打架。好處是,如果你只想入場看帥氣的騎士飛踢,戰鬥場面的密度幾乎容不下悶場;但壞處是情緒發展空間被壓縮至接近零,角色們各種的覺悟所需時間,連煮一個杯麵都不夠。
「真.哥斯拉」的政治諷刺可能只是個巧合,覺得該系列的「現代詮釋」等同政治社會批判,這是個美麗的誤會。也許現行的處理比較接近觀眾的口味,大量的動作和致敬已經滿足有餘,但筆者還是希望看見更完整的故事,說不定電視劇或者三部曲之類的電影系列才是正確的媒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