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四千週:凡人的時間管理哲學

A+A-
圖片來源:chainarong06/Shutterstock

2021 年,英國資深專欄作家 Oliver Burkeman 出版著作 Four Thousand Weeks,提醒我們一個殘酷的現實,假設我們可以活到 80 歲,人生也只不過大概 4,000 個星期。面對這個大限,有人會告訴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凡事要爭分奪秒,生活大小事都要做好規劃。不過,Burkeman 認為所謂的時間管理,都是徒勞。

Burkeman 的核心論點是: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在人類大部分歷史中,人們都希望變得富裕,這樣就不必勞碌工作。不過在近年,忙碌卻被美化成「奮鬥精神」,成為一種受讚揚的生活模式。同時,當人們變得愈富有,就愈容易因不夠時間完成事情而感焦慮。Burkeman 認為資本主義是罪魁禍首,驅使我們運用一切時間、能力和資源來爭取最大利潤。過程中,許多人為了獲得「成功」而犧牲生活意義,而零工經濟又使一些人被迫從事多份工作。

當然,忙碌並非一定是問題,但 Burkeman 認為那些每刻都追求生產力的人,是時候探究這種渴望的根源。他聲稱自己也曾是生產狂,亦曾花多年嘗試改善時間管理技巧,例如買昂貴的記事本,把每天時間以 15 分鐘為單位劃分,並將生活事項分為 A、B 和 C 級優先次序。這些方法令他感覺處於掌握生產力的邊緣,但始終未能達到該境界,而且令他比以往更焦慮。有一天,他領悟到這些時間管理是徒勞的。他可以盡力清理郵箱,但回覆郵件只會帶來更多郵件。

從自身經歷,Burkeman 慢慢學會一個重要的教訓:人愈是試圖掌控時間,就愈感到沮喪、壓力和內心空虛,他將此稱為「限制悖論」(paradox of limitation)。實際上,人永遠無法可完成一切想做的事情。只有面對這個事實,人們才可以開始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當 Burkeman 自己放棄掌控時間的渴望,並順應生命中的未知,更充實地活在當下,而不是試圖在日常生活塞滿更多任務後,他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例如開始投入一段長期關係、組織家庭。

Burkeman 認為,我們在地球上的時間有限,但閒暇也有其價值,使我們扎根於當下,是我們確切擁有的東西。與他人共度的時間 —— 可能不是工作任務 —— 往往是最有意義的時間。故此,核心挑戰在於如何選擇不去做甚麼,並能因這個決定感到平靜。Quartz 創辦人 Kevin Delaney讚揚 Four Thousand Weeks 是一本廣泛的生活哲學宣言,回應了坊間商業書籍對個人生產力的崇拜,對於過度追求效率提出反駁,疫後大家重新反思人生之際,該書特別令人有共鳴。

書中結論列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例如,我們可以為接受的工作設限,把待辦事項列表限制在 10 個項目,直到完成一個任務後才添加新的任務,另一種方法是對工作日設定嚴格的時間範圍。Burkeman 也鼓勵我們對周邊的人與事充滿好奇心,以豐富自己的生活。我們也可以轉用一些乏味且功能單一的技術,例如 Kindle 電子閱讀器,以減少不必要的干擾。關鍵在於當不打算使用社交媒體時,不要被誘惑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