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教室:國與國之間為何會發生戰爭?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上一課戰爭教室已經提過,自從人類文明的起點,戰爭就從未停止過。而基於國與國之間總是存在一些各為自己的政治議程,為維護自身利益,導致各國不得不以軍事武力去實現目標,於是戰爭就無可避免會繼續發生,而我們也的確無法找到一個足以永遠制止戰爭的方案。

18 世紀的軍事學啟蒙者、著有「戰爭論」的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茲(Clausewitz),將戰爭定義為「政治實體之間的有組織暴力行為」,這一定義給予我們一個很好的指標。因為長久以來不同學者時常會爭論,到底甚麼條件才可以判斷一個衝突能被稱為「戰爭」,而最普遍獲接受的定義有三點,分別為:

  1. 戰爭是有組織的,不似暴亂那樣隨機;
  2. 極致命,遠高於小衝突或屠殺事件;以及
  3. 參與衝突的各個組織都具備傷害敵對方的能力,即使各方力量不需要對等,但卻不會如屠殺事件那樣只有一方承受主要傷害。

講到這裡,我們可以來看看近代世界戰爭的衰落與冒起這兩個階段,並以此來理解為甚麼國家之間要進行戰爭。

自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全球在剛剛提及的三個戰爭定義上都有明顯的程度遞減。包括組織的參與度、致命程度,與及傷害敵方的能力。心理學家平克(Steven Pinker)指出,人類曾經歷五個主要的文明演進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標誌著衝突明顯減少。當中我們尤其要將視線聚焦在兩件事上面。其一是人道主義的革命性抬頭,其帶來長久和平的同時,另一個扮演了人類社會重要角色的聯合國,也相當大程度地抑制了全球性的大規模衝突,像兩次世界大戰般規模的戰爭因而一直未有重現於世。

下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戰爭中人命傷亡的數字從 1946 年起便大幅下降,暫不計算還在進行的俄烏戰爭,現實的確正如平克所講那樣,人類逐漸步向更長久的和平。

圖片來源:Our World In Data

然而,也許人類社會中衝突的確愈見減少,但為何戰爭仍然無法根絕?加拿大歷史學家瑪格麗特.麥克米蘭(Margaret Macmillan)及其研究團隊裡的學者都同意一件事,就是戰爭的理由和正當性,在歷史進程中基本上保持不變,執著的基礎始終圍繞著宗教、信仰、霸權主義、意識形態、仇恨、神聖職責等事項。然而,以上這些基礎所講述的共同點,則無非是國與國之間的計劃互不相容。各國之間的政府互不相同,價值觀也不一樣。

舉一個例子:1870 年普法戰爭時期,法國在拿破崙三世統治下,希望國家的影響力可以在萊茵河以東維持,但這樣一來就必定會干擾德國統一的過程。當時俾斯麥和德國人希望有一個統一的國家,以彌補他們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所遭受的損失。當然,這場戰爭背後還有更多複雜的問題和因素,但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國家在尋求妥協方面有其不相容之處,而戰爭爆發的原因就在於此。

現在我們已開始慢慢深入探討戰爭的成因,我衷心希望每一位讀者都明白到,戰爭從來不是單方面的。戰爭從來都是各個勢力的角力,觀點也可以很多方面,當中永遠沒有絕對的對錯。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Oskar Holtz,香港出生後移居英國,從小鑽研世界戰爭史,為魔幻戰爭小說」「Letalis」作者。曾加入英國預備軍(Cadet)接受基本軍事訓練,軍階最高為準下士(Lance Corporal)。現就讀於英國雷丁大學,主修戰爭政治學學位課程,該學科主力為培訓英國正規軍官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