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可持續債券較綠色債券更考慮周全?

A+A-
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

為了說好金融中心故事,香港政府和監管機構在推動綠色債券上,作風一直都甚為積極。但一直有聲音質疑,這變相是為不少本質上會產生更多碳排放的項目做融資,因為經由綠債融資支持的往往只是基建周邊綠色項目。很少會聽到香港發展負碳排項目,也比較少見會提出一些近年歐美興起的可持續債券(sustainability bonds)。

香港政府最新公佈,至今已發行合共接近 220 億美元等值的政府綠色債券,為多個本地的綠色項目融資。當中募集的資金已全數分配或預留予綠色項目,包括東涌新市鎮擴展(東)區域供冷系統、立體空氣質素監測網絡、啟德體育園,以及更換大帽山風暴探測天氣雷達等。

由上述項目可見,綠色債券未必可以平衡對環境和社會的益害。例如,包括基礎設施的債券有可能會引發污染問題,而包括食品安全的債券更可能潛藏損害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如果發行人要尋求具有環境和社會雙重效益的項目,可持續債券似乎是更好的選擇。舉個例子,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可負擔的房地產項目,同一資產可以同時實現兩種目的:一方面做好綠色建築,另一方面可以解決部分民生問題。

如此一來,除了能為投資者帶來直接經濟回報之外,還可以針對性地支援能源效率、替代能源生產、有機農業及土地保護等方面的創新公共及私營項目,確保環保項目不會因缺乏資金而受到阻礙。

當年全球第一隻綠色債券於 2007 年由歐洲投資銀行發行,當時市場上並沒有統一的綠色債券標準,政策及市場普遍缺乏有關認知,令綠色債券發展緩慢。直至 2014 年,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ICMA)及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CBI)先後發佈了「綠色債券原則」(Green Bond Principles,GBP)和「氣候債券標準」(Climate Bonds Standard,CBS),明確定義綠色或氣候債券是指任何將所得資金專門用於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或為這些項目進行再融資的債券工具,奠定基礎,兼且從制度上推動了綠色債券發展。

可持續債券現時規模仍算小,滙證報告就指出,可持續債券現時市場規模約為 6,500 億美元,大約只是綠色債券市場規模的 3 分之 1。相信再發展下去,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有關可持續債券的標準衍生出來,比如投資者近日也對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SSB)發聲,要制定人權和人力資本報告標準。那麼可持續債券未來會否成為發展中國家的「軟肋」,抑或根本搞不起,就有待觀察。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