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威爾三部曲之二:知識分子的啟示「我為何寫作」

A+A-
圖片來源:ullstein bild via Getty Images

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被喻為 20 世紀最出色的作家之一。其筆下多部反烏托邦式的諷刺小說,例如「動物農莊」、「一九八四」,皆為傳世經典,辛辣地批判極權社會的醜陋,成為亂世之中的指路明燈。在 1946 年,亦即是「動物農莊」出版後一年,奧威爾撰寫了經典文章「我為何寫作」(Why I Write)自況創作生涯,為不少亂世中的知識分子提供啟示。

文中,奧威爾表示在很年輕的時候,便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名作家,即使長大後曾經嘗試拋棄這個念頭,卻很快意識到這是自己真正的志業,他最終都會安頓下來,然後寫作。奧威爾認為自己對寫作的慾望源於童年孤寂,當時他不斷創作故事,與身邊同樣具豐富想像力的人聊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還只是小孩子,便在一份本地報紙發表兩首詩歌,成為出版生涯的起點。

到青年時期,他繼續用作家思維思考,例如構想了一個關於自己的連續故事,但就一直沒有動筆。到 20 歲的階段,他立志要寫一些宏大的自然主義悲劇小說,小說裡頭要充滿豐富的描述,並堆砌一些引人注意的明喻,詞藻要華麗,有些字甚至純為好聽而寫。他認為自己首部小說作品「緬甸歲月」(Burmese Days),便屬於這個類別。

他認為要理解作家的寫作動機,就要不斷回顧其創作生涯早期。作家開始創作之前,往往已形成一種不能掙脫的情感態度。毫無疑問,作家有責任鍛鍊自己的性情,不應讓自己滯留在稚嫩的階段,但如果把早年的自己完全切割,就會把創作的衝動也一拼抹殺。

奧威爾認為,撇除生計考慮,人們寫作動機離不開以下四種,這些動機或會隨時間和空間改變而產生程度上的差異,但總的來說都可以在作家身上觀察得到。

  1. 純粹利己主義(sheer egoism):渴望讓自己看起來聰明、想被別人談論、想死後被銘記,就像科學家、政客、成功商人一樣。很多人到了 30 歲過後,就會拋棄自己的志向、甚至身為個體的感覺,變得為他人而活。不過仍有少數人堅決活出自我,直到終結,作家便是當中一類人。
  2. 美學熱情(aesthetic enthusiasm):一種對外在世界之美、對文字之美的感知。作家有一種慾望,去分享一些自己感到貴重、不想其白白流逝的經驗。對於很多作家而言,這份熱情可能相對微弱,但即使是寫小冊子、寫教科書的人,都會對排版有種執著,在行文之間下意識加上有趣短語。
  3. 歷史衝動(historical impulse):作家會有衝動去尋求事情本來的面目,去發掘和揭露真相,並留傳後世。
  4. 政治動機(political purpose):作家會想把世界推向一個方向,希望改變別人對社會的想像,告訴他們應該採取甚麼行動。世上沒有一本可以擺脫政治偏見的書籍,那些認為藝術與政治無關的論調,就已經是一種政治立場。

有趣地,奧威爾因為政治寫作而流芳後世,他卻認為自己頭三種動機大於第四種。直到 1936 年西班牙內戰爆發,他更清楚明白自己的立場:「自 1936 年以來,我所寫的嚴肅作品,每一行都是直接或間接反對極權主義,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會主義。」

往後十年,他致力把政治寫作轉化為藝術。他承認自己的寫作衝動並非全然出於一份公益精神,而是和大多數作家一樣,會有自私和虛榮的一面。他明白到人們要不斷奮力擦掉自己個性,才能寫出可讀的作品,而奧威爾所處的時代洪流,正正把其筆鋒磨得銳利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