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歐盟愛恨交纏。 圖片來源:路透社
德國與歐盟愛恨交纏。 圖片來源:路透社

凱恩斯「通論」發表 80 周年,盡管經濟學界認為其理論依然適切今日的局勢,但國家管理層似乎更偏好佛利民的貨幣主義,各國大行量化寬鬆,中國則吹捧「供給側」(supply-side)改革,宏觀經濟政策方面,凱恩斯的需求理論儼然變成一條「死狗」。德國是反凱恩斯的表表者,國家財政穩健而經濟起飛,違反了凱恩斯以赤字投資推動經濟的原則。不過,有論者認為,德國最無資格否定需求理論,因為她就是最大的得益者。

德國是出口大國,近半 GDP 來自出口。符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ürzburg)經濟學教授 Peter Bofinger 表示,有一種德國貨不宜外銷,就是宏觀經濟政策。

執著財政紀律

德國財長 Wolfgang Schäuble 月前批評歐洲央行的低利率政策,又指行長 Mario Draghi 要為德國極右政黨崛起負上一半責任。Peter Bofinger 認為,該番言論代表了德國的財政理念:價格靈活比需求多寡更重要。因此,德國傾向結構性改革,異常執著「黑字」,審慎理財,對凱恩斯的赤字投資以及需求理論則不屑一顧,而這種傾向又來自一種典型的德國理念:「秩序政策」(Ordnungspolitik)。

德國經濟學家歐根(Walter Eucken)就是秩序政策的靈魂人物。歐根與凱恩斯兩人對 1930 年代大蕭條的解讀迥異,因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經濟理念。後者歸因於市場固有的不穩定,必須積極管理需求;前者則認為,經濟蕭條由工資僵化及貨幣失序所致,假如價格和薪酬能夠靈活浮動,加上良好貨幣秩序,市場不穩即可得以矯正,而凱恩斯式需求管理只是計劃經濟的英國版。

凱恩斯的「通論」似乎不是「死狗」,而是良方。
凱恩斯的「通論」似乎不是「死狗」,而是良方。

無視緊縮影響

受歐肯的經濟哲學影響,德國信奉契約自由、開放市場、私有財產及反壟斷政策之餘,對以財政政策達致「充分就業」的凱恩斯派甚為排斥。Peter Bofinger 指出,針對歐元區危機,不少德國經濟學家過分吹捧結構改革,一味鼓吹財政平衡,卻無視緊縮政策的負面影響。

經濟學家張夏準在「富國的糖衣」一書指出,當富裕國家面臨經濟衰退,往往會放寬貨幣政策及增加預算赤字應對;但當同樣情況發生於貧窮國度,第一世界就會通過國際貨幣基金(IMF)等組織向其施壓,強迫發展中國家將利率調高至荒謬的水平(壓低通脹),並且要求平衡預算,不管做法對失業或社會穩定的負面影響。一言總結,即是「凱恩斯主義屬於富國,貨幣主義屬於窮國」

凱恩斯無處不在

然而,即使凱恩斯缺席,德國身為歐元區大國,經濟依然蓬勃,是否意味需求理論過時?事實恰好相反。德國經濟仰賴出口,而近半出口銷往歐元國,當德國改革經濟結構之時,歐元區各國大灑金錢,積極推動需求,吸納大量德國出口。而德國有六成盈餘來自與美、英、法和意大利等財政赤字相對較高的國家的貿易。換言之,凱恩斯無處不在,德國的經濟支柱依然是(他國)需求管理預算。

現時世界經濟衰退,貨幣與利率政策盡出仍無起色,皆因慢性需求不足,市場無處吸納流通資金之下,緊縮政策只會進一步損害實體經濟,國進民退亦無補於事。例如法國自 2011 年行緊縮後,國債減少,失業率卻長期徘徊 10% 高位,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就批評法國大幅加稅,窒礙市場復甦,導致失業率回升之餘,福利支出隨之增加,最後反而加重財政負擔,2015 年失業補助金額就高達 44 億歐元,官民雙輸。

所謂德國經驗,就是搭順風車。德國的審慎理財模式或許伴隨著漂亮的成績,但不適切現今經濟困局,尤其是龐大而不甚開放的歐元區。好似小明在火車上行走,就以為人類步速有每小時 100 公里一樣。一旦小明操盤,經濟大車將進入慢駛時刻,車卡在漫長隧道摸黑而行--以時速 5 公里的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