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諾雅:建築大師

A+A-

80 年代首次往巴黎朝聖。一心見證貝聿銘 83 年至 89 年那「離經叛道」作品:經典的三角形、羅浮宮的標誌性建築,現代巴黎的心臟地帶。回想當年在羅浮宮拿破崙庭院內,站在三角金字塔前那一刻的無比震撼,還歷歷在目。後來我就修讀了空間設計。

貝聿銘的後期作品風格多變,如 2006 年的蘇州博物館、盧森堡的 Musée d’Art Moderne Grand-Duc Jean (Mudam) ,以及 2008 年卡塔爾多哈的 Museum of Islamic Art,都採用了積木式魔方結構的意念,簡潔中見證了「體量化解方案」的巧妙;加上受到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影響,將一瞬間綻放出各種裝飾元素的風格、化繁為簡的思維,與東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同出一轍。

去年在蘇州拍戲,順道前往貝聿銘設計承建的蘇州博物館,館內竹苞松茂,嵐影湖光,波光粼粼的池水被刷白的建築群環繞,倒映於水中是一面白牆襯托下的巨石畫像,一座座的現代風格小亭架於湖上,旁邊的石橋及茂林秀竹在微風吹拂下,整個博物館隱於銀杏松柳相映成趣的夢幻庭園中。

圖片來源:蘇州博物館
圖片來源:蘇州博物館

繼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和北京中銀總部後,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在中國的第四件建築作品,亦是他有意給自己的蘇州老家留下的一座文化遺座。館內既有古蹟珍寶,又有頗具趣味的現代藝術收藏,令藝術氣氛充滿每一角落。

博物館擁有 7,500 平方米的展覽空間、一個 200 座位的禮堂、特色紀念品商店、辦公區域,一座休閒式圖書館及研究中心。

蘇州博物館設計概念可說是為了這個由運河貫通、曾被馬可孛羅與威尼斯相提並論的水域——蘇州度身訂造的。館內的中央花園、池塘和茶亭相互輝映,更配合當地的園林地形。灰白色系相間的結構也和蘇州整體風格統一。建築風格既保留中國傳統特色,又表現明顯的現代簡約主義風格,整個博物館的建築面貌就如一幅動態的山水畫般,令人神往。

貝聿銘深受儒學影響,文化底蘊融貫中西,使其建築作品充滿著東方哲理,碩儒品性和獨特的西方觀念。貝聿銘名副其實是華人之光。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