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明與剽竊大國

A+A-

常說現代中國是山寨大國,但原來也是發明大國。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2015 年中國申請專利數量高踞世界第三,2013 年更冠絕全球,申請多達 70 萬宗,連美、日也瞠乎其後。不過,中國造假成風也是事實,2013 年全球查獲假貨之中,中國也是一枝獨秀。一邊發明一邊剽竊,似乎是中國模式。經濟學人如此奉勸:如果你以為中國愈有錢愈先進,假貨就會愈少,你要三思。

據統計,2015 年全球專利申請個案多達 21 萬宗。或者你會問:有那麼多發明,為甚麼世界依舊看似毫無改變?原因之一,在於所謂專利其實充滿水份。經濟學家張夏準就指出,自 1980 年代起,知識產權的原創性門檻大幅降低,習以為常的事物都能取得專利,例如 Amazon 的「一次點擊」(one-click)網絡購物、「密封無皮三文治」、「翻烘麵包法」、「盪鞦韆法」(由 5 歲小童發明)。1930 至 1982 年(專利制度開始放鬆)間,專利許可量按年增長 1%;但 1982 年至 2002 年間,則以 5.7% 飆升。「專利爆炸」當然不是因為美國人突然開竅,而這種鼓勵「竊用」的專利體制亦逐漸散播全球。

不論中國願不願意,知識產權意識長期低落。2013 年全球查獲假貨之中,來自中國連同香港就佔 84%(中國僅佔全球出口製品市場 17%)。而美國關稅局亦將造假矛頭指向中國,美國過去稅務年所查獲價值約 13 億美元的假貨之中,有一半源自中國。

假貨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 圖片來源:路透社
假貨經濟是中國發展的重鎮。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國官方及半官方組織有意提倡知識產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上月表示,中國如想晉身創意經濟體,打擊盜版是要務,承諾嚴懲假農用品、翻版軟件,加緊審查出口;連以賣假貨起家的阿里巴巴亦於本月加入「國際反假聯盟」(IACC),打算洗脫淘寶的山寨味。不過,出於多間會員企業反對,加上主席 Robert Barchiesi 被揭發持有阿里巴巴股份,涉及利益衝突,阿里巴巴甫剛加入即被掃地出門,「被逼」重操故業。

而且,上意未必下達。對地方政府而言,知識產權並非首務。省縣官員的評比僅與經濟表現掛勾,只要山寨工廠能提供就業和準時交稅,地方政府絕無理由損人自損——對中國人而言。中國經濟就如羅湖商業城內一件阿曼尼西裝,表子光鮮,裡子是冒牌貨,兩條腿走路,並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