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了兩單牛馬不相及的新聞,但對讀起來卻饒有趣味。
一是韓國 1910 年代高麗皇室御用品的花瓶,因為兼具傳統樣式和現代的要素,在 14 年前被指定為國家文化遺產。花瓶在最近被發現原來是日本貨,瓶底清楚地刻著「小林」的字樣,證明是明治時代位於東京的「小林時計店」所售。至於為何當時韓國的審查委員會沒有發現,據說是因為他們埋頭研究瓶上的花紋,竟然忘了看瓶底。
二是日本某大學研究所,對在佛寺供奉了上百年的人魚乾屍進行科學分析,結果不出所料,乾屍是條人造的假貨。下半身是魚,相信是黃姑魚一類。至於上半身,學者本來以為是猴子之類的動物製成,結果連生物屍體都不是,只是包著河豚皮的紙和綿布。
兩單新聞的共通點是「原來被認為是有價值的真貨,卻發現是假的」,而且結局都差不多。花瓶的文化遺產的名銜給拿掉,但仍會由博物館保管;人魚乾屍在完成分析後,也會回歸佛寺。
假的東西不一定沒有價值,甚麼是「真」其實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對於社會與文化而言,往往都是信者得救。恐怕佛寺主持也沒有覺得乾屍是真人魚,得知結果後只說:「佛像是木雕的,卻寄宿著靈魂,加上,只要作為信仰的對象,就值得保存供奉。」
發掘、辨別和考據事物的真假,屬於考古學的範疇,但探究事物的社會意義,則屬於民俗學和人類學的範疇。在後者的角度,「真」的重點其實不在於物件,而是珍重物件的人。在物質文化裡,即使東西還是一樣的東西,但轉個角度,意義就變得不一樣。
在當代的結構主義人類學裡,物件重要是因為人們覺得其重要。價值是被賦予的,而不是本質地存在物件上。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類中,文化遺產分成物質與非物質,但在概念上,所有文化遺產最終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所以有價值,不是因為其存在夠久,而是因為持續地存在認為,那東西擁有價值的人。否則單以時間長短論,路上隨便一塊石頭都可以成為文化遺產。
價值源於人,但人活於當下,自然被社會各種環境因素帶動,於是文化問題免不過都會成為政治問題。那個韓國花瓶雖然仍是王室御用品,但不再是「韓國文化遺產」,那群當初審查的專家,也必人頭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