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萬能?完全理性即最不理性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脫歐決定,是理性還是情緒?責任誰屬,是情感還是理性能分辨? 圖片來源:路透社

脫歐派勝出英國公投,不少留歐派隨即指脫歐者魯莽,罔顧專家警告,無視經濟學家推測,盲目排外,故此脫歐此決定毫不理性情感先行——這些批評所反映的是知識分子推崇理性思考、科學判斷,視感情用事次等的意識。那麼如果我們的未來社會完全以理性先導,邏輯至上,科學最高,又是否一件好事?

自 17 世紀啟蒙時代及科學革命起,社會就愈趨傾向崇尚理性,以及理性帶來的科學和技術,以為理性批判、科學知識能夠將人類從無知中解放,然而,人類有可能建設一個完全理性的社會嗎?美國加洲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Jeffrey Guhin 指,社會過份強調「理性」反而是另一極端

科學無敵?

可以想像,如果一個社會要完全理性,這社會則不能被宗教或浪漫激情(民粹?)帶領。換言之,要以「科學主義」(Scientism)主導——面對世界問題,率先考慮以科學解決。現今大眾認為科學能提出解難方法,普遍相信科學、擁抱科學,像在 facebook 上一個名為「I f**king love science」的專頁就得到 2,500 萬人讚好,縱使 like 數不是有效指標,但從中仍能見到人們對科學看法大多正面。

談及科學,我們會想起生物、物理和化學,屬科學範疇。其實,科學的最基本定義如哲學家 Susan Haack 所指:科學就是理性地思考。的確,自人類重視科學理性後,文明就極速發展,現世比起 100 年前的社會,可謂進步、方便得多。然而,科學不是無敵,Jeffrey Guhin 列出其兩大局限:

首先,科學只能揭示世界運行的定律,並不等於真理,可隨時被推翻。雖然專家學者掌握知識,知識之豐厚給予他們權威,然而權威不是「正確」的代名詞,權威也經常犯錯,並不理性。他們不時過份自信,與普通人一樣有著偏聽的毛病,錯解資訊。

像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前編輯 Richard Smith 所說:「大多數科學研究都是錯的,因為比起真相,科學家對資金和事業更感興趣。」例如傳統醫學以為胃潰瘍是壓力和飲食所致,到 80 年代醫學家 Barry  Marshall 證明幽門螺旋桿菌是胃潰瘍主因後,其他學者才慢慢願意放下成見,Marshall 亦因此在 2005 年得到諾貝爾獎

除此之外,科學本身沒指引人類生活應走向何方,人類卻利用科學朝著邪惡的方向發展。歷史上,人類無數次喪失人性、道德之時,都是因自以為理性,跟著「證據」行事。例如 19 世紀廣為流傳的顱相學(Phrenology)——看人類頭骨形狀和大細會決定人格特質的學說,膚淺地界定人的高低;又如 20 世紀興盛的優生學(Eugenics)、達爾文主義(Darwinism),納粹深信不移,釀成人道災難,屠殺千萬人。 上述例子都曾得「科學」支持,卻帶來荒謬結果。

1927 年參與索爾維會議的科學家合照。出席者皆是當時世上最舉足輕重的物理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居禮夫人、波耳、龐加萊等。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1927 年參與索爾維會議(Solvay Conference)的科學家合照。出席者皆是當時世上最舉足輕重的物理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居禮夫人、波耳、龐加萊等,乃理性、科學、智慧和文明的代名詞。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理性局限

要達到理性,人要審慎思考、推論,繼而得出合理結論。然而,在思考之前總會受偏見影響,選擇性篩選證據、無意識地持有特定前設,這些偏見都妨礙我們下正確決定

科學實驗只會提供數據,數據的意義要靠人們的行為和判斷賦予。就例如單從科學理性的角度,雖然我們知道所有嬰兒的生理特質,但我們依然無法解答像「人們有權殺死胚胞發展狀態的嬰兒嗎?」這類問題,若要下判斷、平衡利害,就必須摻雜感性,從哲學、宗教,又或基於政治信念角度出發討論。

或許科學主義先導的社會一切看似合理,但其實過份簡化現實世界。一個純以科學支撐運作的社會,沒法在現實運行,甚至可說:極不理性——科學問題摻雜了人性衝突,就會變得複雜,不像物理算式般左右對稱,因為人類總是重蹈覆轍,以自己的利益詮釋證據,每每欺壓無權者,造成不公不義。

未來社會會否由科學主導?
未來社會會否由科學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