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皓昕:1973 年元祖級「西部世界」,我們走不出恐怖谷

A+A-
米高·克萊頓是美國暢銷小說家,主打科幻驚慄,每每出手都是荷里活級的大眾故事,大部分作品也都給改編成一級大片:「剛果驚魂」(Congo)、「深海圓疑」(Sphere)、「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都出自他手。
米高·克萊頓是美國暢銷小說家,主打科幻驚慄,每每出手都是荷里活級的大眾故事,大部分作品也都給改編成一級大片:「剛果驚魂」(Congo)、「深海圓疑」(Sphere)、「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都出自他手。

HBO 新劇「西部世界」(Westworld)技驚四座,一開播已造成哄動,大街小巷都在熱烈討論劇情,猜測每一個角色設計是否都留有一手,是主創人暗示往後劇情的伏筆。這劇有多好看大概不用再多說,要說的是,其好看程度讓我特意找回了 1973 年米高·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自編自導的元祖版 Westworld 來看。今天的神劇,正是改編自 43 年前這部神片。

米高·克萊頓是誰?他是一名美國暢銷小說家,主打科幻驚慄,每每出手都是荷里活級的大眾故事,大部分作品也都給改編成一級大片:「剛果驚魂」(Congo)、「深海圓疑」(Sphere)、「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都出自他手。值得一提是,他也是神級醫療劇集 「仁心仁術」(ER)的編劇導演和製片人。如此一看,明眼人大概留意到「侏羅紀公園」跟「西部世界」有多相似,都是一個利用科技來模擬過去的主題公園,自以為能夠駕馭一切的人類,最後被不可抗力反噬一口。無論是早已絕種的恐龍,抑或整天到晚被瘋狂虐殺然後洗腦又再瘋狂虐殺的人工智能,那都是人類傲視大自然的表現,玩火終必自焚。

1973 年的元祖版 Westworld 同樣精彩,看前還害怕會否因為年代久遠,要忍受角色演技誇張,節奏緩慢的水土不服。一看首 10 分鐘已頓然沒有擔憂,電影一開場,是一名電視節目主持在訪問一批剛從 Delos 渡假回來的旅客,每人都是讚不絕口——Delos 正是一座超級巨型的高科技樂園,裡面有「西部世界」、「羅馬世界」,「中世紀世界」三大園區,旅客以日計 1,000 美元的昂貴價錢,進入園區滿足殺戮和性慾。跟電視版不同,電影版也交代了「羅馬世界」和「中世紀世界」的大致模樣,前者可以在羅馬石柱和鬥獸場的酒池肉林中享樂,後者可以在歐洲古堡中扮皇帝。相比之下「西部世界」的槍林彈雨,確實刺激得多。

電視版中的主題樂園已是開了 30 多年,一切都開始玩厭,主創人吃力想注入新故事線。電影版中,樂園卻是才剛開幕,一個劃時代的高科技樂園。這分別大概象徵了 40 多年前後,人類對科技的追求是無止境,昨天還在為傳呼機可以顯示中文字而喝采,今天已在嫌手機的鏡頭像數不夠高。

對於人工智能這回事,我們終究還是逃不出「恐怖谷理論」:當機械人和人類相像到一個臨界點,我們對它們的接受能力就會直線下降,只要舉手投足跟真實人類有些微分別,我們都會覺得很恐怖——恐怖在它們那雙無神的瞳孔中,是否隱藏著跟我們一樣的靈魂?假若人工智能真的能夠模擬出人類的靈魂,那它們會否產生自覺,違反艾西莫夫所說的「機械人三定律」(不得傷害人類、必須服從人類命令、在這兩個前題下必須保護自己),萌起逃離人類的極端控制,甚至取代人類?

這種「智能叛變」的恐懼從 1921 年的舞台劇作品「R.U.R. 羅梭的萬能工人」起就不斷反覆出現,自「robot」此詞的出現,到 2016 年的現在,我們還樂此不疲地探討著。大概人類的自信心有點不穩,愛打打殺殺,不是你勞役人家,就怕人家勞役你。諷刺是,這種貌似老土的劇情設計,時至今天的科技水平還沒有達到,甚至連擦個邊也沒有——當 Siri 聽不明白我問的街道名,而九唔搭八地打了給某個人的時候,至少我還不會恐懼她會叛變把我殺死,或我在外太空大叫:「Open the pod bay doors。」

順帶一提,1973 年版的 Westworld 中,飾演其中一個牛仔的 James Brolin,真的好像 Christian Bale(下圖右)。害我一邊看,一邊懷疑這是否一部關於時間旅行的電影。

1973 年 Westworld 劇照
1973 年 Westworld 劇照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江皓昕,編劇,白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