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月球將成「行星」?

A+A-

美國太空總署(NASA)首席科學家之一 Alan Stern 提出:應該「平反」冥王星,發還其行星資格,同時月球也應該升格為行星。

Stern 負責率領太空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於 2006 年 1 月 19 日開始探索冥王星的任務,當太空船於 2015 年 7 月 14 日終於掠過冥王星的時候,世人才第一次看清冥王星的面貌。

pluto
新視野號所攝冥王星

冥王星於 2006 年 8 月 24 日遭國際天文聯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取消行星資格,從此爭議不斷。按照當時國際天文聯會的決議,行星要符合 3 個標準:

  1. 星體圍繞太陽公轉;
  2. 有足夠的質量,自身重力可以克服內在的剛體力(或固體力),達至流體靜力平衡,不會向內擠壓或向外撕扯,形成球體狀態;
  3. 軌道附近區域已清空。

Stern 及其團隊認為有關標準過時陳腐,是由一班「門外漢」的天文學家決定,簡直不值一哂。「在公眾心目中,行星一詞意義特殊,難以用行星之外的概念來形容,許多人認為不是行星的星球就很無聊,不值得探索,我們最經常收到的一個詢問是,為甚麼要去探索冥王星,那已經不是一顆行星了。」

為了避免這種偏狹的觀點,他認為「行星」需要重新定義。新的定義既須符合科學,也應符合公眾想像,他們提議根據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來定義,強調星球內在的物理性能,而非外在的軌道性能,「行星是次星體,從未經歷過核聚變,自身擁有足夠的重力,至少可以形成符合三維橢面定義的球體,無論其軌道參數大小。」Stern 相信圍繞其他行星運轉,而不僅是圍繞太陽,是可以判定衛星是否應該升級的其中一條準則。

就新視野號觀測所得,冥王星的衛星數量比太陽系內部行星加在一起更多,其大氣層的重量是水星的 100 萬倍,星球表面的冰山可與地球的洛磯山脈相比,科學家甚至相信冥王星目前仍有非常活躍的地質活動。

除了冥王星,他認為還有月球,木星的兩顆衛星,土星的兩顆衛星都應該升格為行星

新視野號航行的路程超過 30 億英里,11 年來拍到許多珍貴的太空照片。本星期啟動安全模式航行,以便加強與地球通訊,目前新視野號距離地球約 35 億英里遠,訊息傳回地球約需 10.5 小時。NASA 表示新視野號將繼續航行,下一站是古柏帶星體之一 2014 MU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