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白熱化,全球經濟慎防「巴黎症候群」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作為世界夢幻都市之首,巴黎每年可以吸引到 8 千多萬個遊客前往觀光。但一位日籍精神科醫師太田博昭卻在臨床實驗中發現,每年有十幾名首次到巴黎的遊客,會出現類似於精神崩潰的症狀。原因是這些遊客到了當地才發現,真實的巴黎與他們夢想中的樣貌有著天壤之別。他將這種精神疾病命名為「巴黎症候群」。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 Mark Haefele 認為,今年在歐洲各國紛紛即將舉行大選下,全球經濟罹患「巴黎症候群」將大幅提升。

對投資市場來說,股價、債券或匯率的高低,向來反映的並不完全是當下現實的狀況,更多是對未來的想像。若對即將到來的政治事件過份樂觀,最後卻完全不如預期,就有可能出現像巴黎症候群患者一樣精神崩潰的狀況。

2015 年人民幣無底式崩盤、2016 年的英國無預警的脫歐,都是全球經濟罹患巴黎症候群的症狀。2017 年,國際政治事件將有增無減,第一個可能帶來衝擊的,就是法國總統大選

勒龐的當選機會大增,還要得力於主要對手菲永醜聞纏身。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經歷了 2 月初的激烈廝殺後,極右派候選人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成為法國總統的機率大幅提升。她若當選,代表法國很可能會繼英國之後,成為下一個脫離歐元區的歐盟國家。

勒龐的竄出,很大部分是拜杜林普所賜。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從當選到執政以來的作為,已經讓冷戰以來的主流價值從自由開放走向保守民粹。鑒於全球各地的民意調查都低估了民粹主義情緒,因此勒龐當選的可能性也許高於民調結果。瑞銀預估,勒龐成為法國總統的概率約為 40%。

對於勒龐在當選後可能會帶領法國脫離歐元區的擔憂,現在已反映在債券市場,10 年期法國政府債券相對於德國公債的折價率狂升至 2011–2012 年歐元危機以來最高。事實上,即使勒龐獲勝,也不會自動導致「法國脫歐」,因為還需要就此舉行全民公投。瑞銀認為,2018 年之前「法國脫歐」的概率約為 15%。

Mark Haefele 指出,要預防巴黎症候群產生的方法,就是不要過度樂觀或悲觀的看待政治事件,更不要讓情緒主導投資行為。他表示,儘管政治事件在 2017 年將會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但大部分影響已經被計入資產價格,反倒是非政治因素,例如公司獲利、經濟基本面和央行政策等,很可能會在 6 個月的戰術投資期內發揮更具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