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派為馬克宏當選法國總統歡呼,左翼學者卻紛紛批評,法國哲學家巴迪歐(Alain Badiou)認為民主議會選舉只會強化保守傾向,揚言人民應該「永遠揚棄選舉」(Désintéressons-nous, une fois pour toutes, des élections!),轉而「重新闡發政治」(réinventer la politique),才是真正值得投入的政治抗爭。
巴迪歐先後兩次評論本屆法國大選,一次寫在首輪投票之後,不少左翼對極左派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高票落選深感失望,巴迪歐表示梅朗雄作為議會政治的激進左翼代表,徘徊在殘存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幽靈之間,固然是「最不令人討厭」的人選,但為選舉興奮或沮喪「不僅無用甚或有害」,概因在民主選舉中,政治理念僅居次要地位,更甚會淪為政客操控人民的藉口。要破除政治謊言,首先應釐清何謂政治,並追求清晰的政治觀念。
巴迪歐指出,政治理念的基礎離不開 3 個對象:人民、團體、權力機構。由此推論,現代世界一般有 4 種基本政治取向:法西斯、保守派、改革派及共產主義。保守派與改革派(例如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構成了先進資本主義社會的議會集團,縱然取態不同,但都認同一概衝突須受憲法約束;法西斯及共產主義恰恰相反,政治理念同樣分佈兩極,兩者均認為政治理念的衝突無法相容,亦不能受憲制共識制限。
保守派與改革派把持的社會可稱「議會主義」(Parliamentarism),長久以來奠定西方政治傳統。議會政治尤其需要一個基礎,統合上述兩種傾向,這個基礎便是「新自由資本主義」:賦予企業及個人無限自由、尊重私有產權、厲行法治保障、信任銀行及教育體制、接納民主社會的競爭、追求成功、打壓平等……如此即是兩派共識下的種種自由。
然而,資本主義一路發展,為議會政治共識帶來波動,繼而影響兩大派別的存亡:一方面,西方小資產階級的社會地位受威脅,工人階級受去工業化衝擊,另一方面,亞洲國家相繼崛起,令西方國家陷入身份危機,身份迷思又激化了法西斯、國族主義、保守宗教、反伊斯蘭及好戰思想等政治傾向。由於近世共產主義的國營版本均告失敗,對社會失望的青年、工人、郊區(banlieue)貧困人士傾向相信法西斯理念(身份掙扎、種族主義、國族主義)便是議會政治以外的唯一選項。
巴迪歐相信,假如要扭轉劣勢,唯一做法便是重新改造共產主義。共產主義雖然污名重重,但其解放人類的理念仍然值得追求。投票支持議會政治,亦即強化現存體系的保守本質,特別是本屆法國大選,中間派馬克宏對決極右馬琳勒龐,更是體現了選舉的右翼資本主義傾向。巴迪歐指出,早自 1850 年,拿破崙三世便體會到普選並非如當時資產階級所想像的恐怖,反而是意想不到的祝福,反動勢力能夠從民意授權得到合理化。在一般穩定的歷史環境下,大部分人思想都傾向保守。
如何打破這個政治僵局?據巴迪歐分析,唯有 4 種歷史因素同時出現,才有可能發生推翻現制:
- 政局動盪打破保守思維。歷史上的例子往往是戰爭,例如 1871 年巴黎公社、1917 年俄羅斯革命及 1947 年的中國內戰。
- 確立意識形態分歧。政治出路並非統治者所聲稱的「there is no alternative」,而是有兩種選擇,政治思想的衝突須建基於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對立,譬如「集體主義對私有產權」、「彈性工人對專責分工」、「普世價值對封閉身份」、「自由結社對國家組織」。
- 人民起義。即使規模細小,亦須足以懸置國家的權力。
- 一個強大組織統合上述 3 點。盡快擊敗敵人,實施共產主義路線。
第一與第三點倚賴天時,但第二點則靠人和,隨時可以推廣,第四點亦可以從團結知識分子與無產階級著手。巴迪歐重申,參與選舉等於無助地站在對立面,揚棄所謂「民主」選舉,才有可能開展真正的政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