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千禧世代:老婆還是在家好

A+A-

shutterstock_327378380

本港時有報道,指全職爸爸人數漸多,不少男士自願辭工,專心相妻教子。但在美國社會,情況剛好相反。最新研究顯示,傳統的家庭性別分工觀念,在千禧世代中重新抬頭,他們較上一輩支持「男主外,女主內」,認為「主婦」要比「主夫」好。數十年來爭取的兩性平等,如今何以不進反退?

美國非牟利組織「現代家庭理事會」的報告顯示,千禧世代對家庭的兩性分工,比戰後嬰兒潮及 X 世代的青年,態度還要守舊。社會學家 Joanna Pepin 和 David Cotter 表示,時下年青人傾向以丈夫為一家之主,賺錢養家,妻子則照顧起居。這些八、九十後對職業女性的支持並未減退,只是相對廿年前的青年,較不信奉家庭中的平等主義。綜合社會調查的數據亦顯示,認同傳統家庭分工的年青人比例,由 90 年代的 22% 升至現時的 28%。換言之,美國年輕人對性別的態度,可謂停滯不前,甚至立場轉變。

少數族裔不愛「平等」

趨勢逆轉的原因之一,是青年人口的構成,與數十年前大相徑庭。少數族裔人士在千禧世代的比例漸增,在 18 至 25 歲的美國青年中,西班牙裔(Hispanics)所佔的比例,由 1980 年的 7% 增至現時的 22%,而這些年輕人、特別是男性,較其他同世代人士,更擁護傳統家庭分工。同樣,在美國人口比例益增的非裔青年,對家庭中的男女分工,亦較同輩白人的觀念傳統保守。

imrs (1)
在美國,18 至 25 歲青年對「男主外,女主內」的認同比率,從 90 年代起持續上升。

有選擇的「女性主義」

「選擇女性主義」(choice feminism)的興起,也促使年輕人對性別分工的態度有變。David Cotter 及其同袍指出,90 年代盛行的密集型育兒(intensive mothering),務求對子女做到無微不至,導致女性苦於平衡工作與家庭而深感壓力,再加上媒體及流行文化對那種「走出家庭、事業至上」的女性主義大力鞭笞,堅持事業家庭兩者兼得的思想,對時下的年青人愈發無趣。

相反,愈來愈多年輕男女支持「選擇女性主義」,主張女性有權選擇生活方式,而毋須被人判斷。為人母者,無論是當全職主婦,或是兼職打散工,只要是順應個人意願的決定,都應值得尊重。這種思潮讓女性全心投入育兒,平衡工作和家務,亦能維持作為女性主義者的自尊心。於是,年青人一方面支持美國女性在公共領域得到平等機會,但另一方面,在個人生活中則信奉傳統男女分工。

停滯不前的性別革命

傳統兩性分工的觀念復興,還因為社會學家口中自 90 年代起美國人出現「停滯的性別革命」。由那時起,已婚婦女的勞動力再無上升,從事全職主婦的比例卻是止跌,為人父親的則繼續擔任家中的經濟支柱。換言之,即使在過去半個世紀,家庭生活出現多種變化,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成長於一個擁有「新傳統」(neotraditional)角色的雙親家庭世界。

因此,相比支持 70 年代那種堅持家中大小事務都要男女平分的女性主義,更多年青人支持一種符合 21 世紀美國雙親家庭的倫理概念。他們或更接納家庭的傳統性別分工,因為這是他們所熟悉、較貼近他們曾經歷的,而在一個「選擇女性主義」的世代,沿用傳統亦能衍生較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