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早鳥還是夜貓,天註定?

A+A-

shutterstock_468007946

縱使人人明白「早睡早起身體好」的道理,不少人還是醉心黑夜,喜當夜貓。原來每一個人身體都有屬於自己的生理時鐘——準確來說,是「時型」(chronotype)又或「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決定人清醒與渴睡的時間。雖然你是聞雞起舞的早鳥,還是晝伏夜出的夜貓,早有註定,想改變?也不是沒辦法。

早鳥還是夜貓,天註定?

德國慕尼黑大學(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的睡眠專家 Till Roenneberg 在其著作指出,每個人的生理「時型」最主要是受基因影響,換句話說,你慣於何時睡眠夢醒,都與基因有關。而人的時型主要分三種:早、中、晚,分別對應早睡早起者、於適中時間睡眠與普通人及通宵達旦的夜鬼。如果你早於「自然醒」的時間起床,就會體驗到「社會性時差」(social jet lag),以疲態度日。

Business Insider 報道中,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時間生理學家 David Welsh 博士亦指出,當你查看人口普查資料,就會發現社會的時型分布比例。大部分人擁有「平均」的時型,有些則起床較早較遲,而一小部分人則會日上三竿,各種時型之間沒有明確分野,但絕非「感覺」而已。

根據過去科研,基因與時型息息相關,有些基因甚至會主宰個人最具生產力的時間,但由於基因繁多,許多與睡眠有關的基因在近年才被發現。而且,時型隨性別而變化。普遍來說,對比女性,男性的時型較晚,通常較夜入睡;大部分人時型橫跨 7 至 9 個小時,但也有人更長或更短。

為何大家都是人,但生理時鐘各異?Till Roenneberg 以「進化論」切入解釋: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每人有不同的睡眠時間,是一種生存優勢,讓某些人在夜間保持警覺,看守族群,以防掠奪者或野獸搶劫食物。生理時鐘隨年歲而改變,小孩的時型較早,長大後愈來愈後,原來也是進化遺產。Roenneberg 留意到,時型多於 20 歲時移後,對應了人類運動能力達致最高峰之時,因此,體態最健壯之士可負守夜之責。

靠人力糾正生理時鐘?

基因論有助我們理解早鳥與夜貓的根源,但亦彷彿命定地告訴我們要接受生理命運。究竟人力有沒有辦法糾正自己的生理時鐘?David Welsh 認為,日光讓人清醒,黑暗使人渴睡,因此,增加身體的日曬時間是可利之法:首先在晨間至少接觸日光半小時,然後讓身體在日間盡量吸引最多的自然光,到晚間避開光源,跟從這節奏,那麼身體就會自行調節時型。

話雖如此,理論與實踐總有落差,有時候,生理時鐘就是改變不了。David Welsh 的理論在實驗室有效,條件卻在現實難以複製。Till Roenneberg 也道明,大多數人都是被鬧鐘吵醒,早於自己的「自然醒」時間,所以,上班族烏眉瞌睡,很多時絕非他們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