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歲的 Tesla 惡鬥百歲寶馬,一場電池與碳的戰爭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對汽車界來說,2017 年 6 月 9 日是個充滿歷史意義的日子。這一天,15 歲的美國電動車品牌 Tesla(特斯拉)市值首度超越了去年剛過 100 歲生日的寶馬(BMW),成為全球第四大車商(前三大分別為豐田、 Daimler 與福士)。

雖然領先僅僅不到一小時,特斯拉股價就因為華爾街認為漲幅過高喊賣而急跌,但已足夠讓市值 613 億美元的寶馬嚇出一身冷汗。這兩家公司年初的市值還相差 300 億美元,僅僅半年的時間,特斯拉漲幅高達七成,一口氣超越通用與福特,顯示它的驚人爆發力。

這場戰爭為何值得矚目?因為電動車已成世界潮流、內燃機引擎系統被視為是落後象徵,寶馬被認為是唯一有機會挑戰特斯拉的傳統車廠。

Tesla Model S 圖片來源:路透社

相較於對手平治(Benz)選擇與特斯拉結盟,奧迪(Audi)要到 2018 年才會推出第一款電動車。寶馬早在 2011 年就秘密規劃一個電動車的新品牌 BMW i。其辦公室特別選址慕尼黑總部旁的工廠,讓團隊可以不受寶馬總部限制。人才挑選來自工程、設計、行銷等不同部門團隊組合,為的就是汲取不同創意。

不僅成立獨立辦公室、獨立團隊,為了解決電動車續航力的問題,寶馬甚至大膽的採用了全新的材料:含碳量在 95% 以上的碳纖維塑料。碳纖維最早用於航空、軍工等科技領域,它的重量比鋁輕 30%、比鋼輕 50%,強度卻是鋼的 7 至 9 倍。在碰撞時能吸取大量能量,並分裂成無數不會對人造成傷害的碎片,可以說集重量輕、超避震、高安全性等特色於一身。但因為尚未普及,成本高昂,只有 F-1 方程式賽車、林寶堅尼等高價車種。

寶馬為了打贏與特斯拉的這場戰役,不惜砸下 6 億歐元,在德國東岸萊比錫創造全世界最大的碳纖維工廠。「全球車廠沒人敢這樣做!」「日經技術」指出,寶馬開創了汽車史的新頁,很可能會改變汽車界的遊戲規則。

相較於以高效電池與能源系統為核心的特斯拉,寶馬把籌碼賭在材料上。集團用戶體驗主任 Holger Hampf 自信十足的說,科技公司如特斯拉、蘋果了解的是車以外的世界,但擁有百年製車經驗的寶馬,絕對比他們更能掌握車的本能。

確實,寶馬的 i3 銷售成績不差,過去兩年成長幅度則達 50%,在純電動車競爭中成長率居次;也曾在世界車獎(WCA)中拿下年度環保風雲車、年度設計風雲車兩項大獎。但面對精力旺盛、充滿無窮潛力的 15 歲小伙子特斯拉,這個超過百歲的豪華車品牌想靠碳纖維頂住地位,恐怕不是太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