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火背後的房屋問題史

A+A-
大火災場格倫費爾大廈本為社會房屋,與所處富人區格格不入,差別待遇極之懸殊。 圖片來源:路透社

倫敦格倫費爾大廈(Grenfell Tower)祝融之禍甫歇,政治火卻愈燒愈旺,曝露了英國長年以來的社會房屋問題:出事大樓警報、灑水系統及走火指引一概欠奉,2011 年估計有四分三同類房屋存在火災危險;管理公司貪小便宜,採用易燃鋁板翻新外牆;市政府漠視住戶訴求及安全報告,寧花 2,600 萬鎊整修同區行人路以吸引旅客,卻對基層居民置之不顧。要了解英國何以至此,便需回顧社會住屋發展史,還悲劇一個脈絡。

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專訪中,英國房屋問題專家、Estates: An Intimate History 一書作者 Lynsey Hanley 比較社會房屋的今昔,探討大火悲劇背後的社會弊端。

顧名思義,社會房屋(council house)隸屬政府,多數由地區市政府出資興建,近年亦會外判管理,例如格倫費爾大廈便由「肯辛頓與車路士租戶管理組織」(Kensington and Chelsea Tenant Management Organisation)負責營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住屋需求大量湧現,社會房屋應運而生,時任英揆 David Lloyd George 承諾將建造「適合英雄的房屋」(”homes fit for heroes”)。

一戰之後的二十年,英國新建 150 萬間社會房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多處市區在德軍空襲下被夷為平地,造成數以十萬計難民無家可歸。戰後工黨政府上台,衛生大臣 Aneurin Bevan 信奉住屋權利平等,提倡社會階層融合,不論職業貴賤均應享有優渥住所,任內每年推出 15 萬間新屋,質素極高之餘,租金相當廉宜,願景是逐步消弭階級,以租賃取代買樓。

火災過後,有示威者抗議市政府及外判公司管理不善、漠視警告,終釀慘劇。 圖片來源:路透社

提及公營房屋,一般會聯想到密集式高樓,但英國人對平房情有獨鍾,即使當時建築界正流行柯比意(Le Corbusier)的現代風格,對大廈式住宅躍躍欲試,本地人仍然偏好單棟連花園住宅,「每個英國人都想有座自己的城堡。」高樓住宅之所以如雨後春筍般冒起,是出於保守黨換班上台後,有意與前屆工黨政府比試新屋落成量,開始資助市政府興建高於六層的社會房屋。戰後 30 年間,4,000 多幢高樓住宅拔地而起,但相比起社會房屋的龐大總落成量仍佔少數。至 1970 年代末,全國有三分一家戶居於社會房屋。

後來歷經政經變革,社會房屋的質素亦每況而下。建築差劣、環境惡化、充滿各種污染,乃至施工不善而釀成慘劇,並非今日社會房屋獨有。1968 年,英國公寓大樓羅南角(Ronan Point)因外判承建商所聘工人欠缺專業技能,加上偷工減料,導致大廈結構不穩,落成僅兩個月,一場煤氣爆炸便將大廈一邊完全摧毀,造成 4 人喪生;2009 年,另一幢高樓住宅拉卡納爾大廈(Lakanal House)同樣淪陷於大火,最終導致 6 人身亡,若大廈按防火條例而建,火勢理應不致蔓延如此迅速,但和格倫費爾大廈一樣,大廈並無如管理商承諾,足以抵擋火勢半小時待消防救援,反而成為死亡陷阱

去年住戶組織格倫費爾行動組(Grenfell Action Group)便曾抗議外判公司管理不善,市政府又坐視不理,警告「只有一場災難才會曝露出地主和市政府的無知無能,居住環境危險及安全衛生條件不佳等住戶面臨的問題才會得以解決。」Lynsey Hanley 認為,建築規例固然要嚴格監管執行,包括安裝灑水及警報系統,然而歸根究底,因為今日住屋不被視為一項基本權利,才會發生種種問題。活在社會房屋,即使無災無險,士紳化(gentrification)仍然會推高地區租金,逼遷基層住戶,將貧窮人口邊緣化。格倫費爾大廈重建後,住戶很可能面臨同一情況,到時只能搬離原區,而倫敦租金偏貴,現行政策下恐怕難覓去處。一場大火製造了大量災民,但他們的災難不止一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