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Norish:人權的珍貴

A+A-
電影 Zozo 劇照

文:Ernest Chan @ Live Norish

自歐洲出現難民潮以來,不少從中東來的難民依舊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就算在歐洲生活下來,他們還要面對社會上的歧視問題,和家人分開的思鄉之情。

瑞典電影 Zozo 講述 1975-1990 年間黎巴嫩內戰演變成民族和宗教的屠殺。一個 10 歲的小男孩 Zozo,家鄉戰火不斷,Zozo 一家為了躲避戰火,準備去瑞典和爺爺共聚天倫,遠離防空洞的生活。就在出發那一天,炸彈卻朝向他家飛去,剎那間 Zozo 家破人亡,只剩下寵物小雞,而爺爺還在遙遠的瑞典等待著。 戰火無情,Zozo 到了瑞典後,面對寄人籬下的坎坷,加上友儕間的文化差異更使他受到排擠。

作為 2006 年北歐理事會電影獎得獎作品,電影無矯情造作的情節,亦沒有很多賺人熱淚的感動。如此寫實也許因為是導演的自身經歴。導演 Josef Fares 本身就是黎巴嫩難民,10 歲已離鄉別井到瑞典生活,Zozo 便是自己的寫照。真實素材與精心敘事的電影,讓觀眾思考自己能做些甚麼 。

或者難民問題對不少香港人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感覺。但實際上我們香港人的祖先不也曾是難民嗎?過去一個世紀,國共內戰、越南難民潮、東南亞排華潮、文革大逃港,家中老人想必也有他們的難民經歷。 易地而處,今日報刊上南亞難民偷呃拐騙的社會形象又從何來?若今日該批難民是當年的家中老人,你還會三緘其口、讓社會大眾對 Zozo 這些難民處境視若無睹,只視他們為麻煩製造者嗎?

回到香港,社會上甚至有聲音慫恿政府因無簽下難民公約就毋須給予難民保障。1951 年難民地位公約的初衷始於二次世界大戰猶太人遭到大屠殺而四處逃難,卻陷入被無情拒絕的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人的道德和尊嚴墮落淪亡,人權有如草芥。直到 1948 年「世界人權宣言」誕生,隨之而來是各種確立人類基本權利和尊嚴的公約,包括「1951 年難民地位公約」。這份公約確認了國際社會必須竭盡全力互相合作,保障難民基本人權。 雖然香港為殖民地及特別行政區而未有簽署,但相信香港人不會對於 Zozo 這些難民見死不救。

瑞典借助 Zozo 這部有力的電影故事讓大眾了解難民的困境,從局內人的角度檢視問題。畢竟,觀眾只是在短短的兩小時裡心酸,而難民卻要每天承受這樣的生活。說不定我們將來能為幫助他們出一份力,減少社會上一份歧視。

作者簡介

安尼斯,喜歡冒充 ABC,深信香港以外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大學畢業後,在烏克蘭打過工,住過北歐瑞典,在越南創過業,在香港建立一家小小的社企,用 IT 幫 SEN 學生學得更開心,從文字慢慢地發現自己思想價值的改變。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Live Norish於2013年由陳若谷創辦,跟一眾博客以文字相片描述北歐的美好風光。一個網頁,一個世界;希望大家可以在Live Norish中領略到世界另一端的生活態度。

http://www.live-nor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