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鬧,又要睇:hate-watching 的矛盾心理

A+A-
TVB 劇集「蘭花劫」劣評如潮,卻仍然有 18 點平均收視。

再爛的電影和劇集也有捧場客,但不一定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有些人從頭看到尾,也就從頭罵到尾,但還是會看,甚至一秒不漏看完。這種「又要鬧,又要睇」的矛盾心理,香港人比較直白,說這就是「賤」,在歐美國家倒有個專稱—— hate-watching,意即「恨著來看」。觀影追劇,理應是求開心滿足。但明知氣憤也要看,為的又是甚麼?

Hate-watching 是挺浪費時間,但無可否認,很多人都沉迷此道。以無綫為例,近年節目惡評如潮,特別是每晚三檔電視劇,幾乎無一不被批評。惟每有劇出,仍會引起討論,而當中不少來自網絡。這反映在觀眾群內,除了「慣性收視」的師奶長者,相信還有些「恨著來看」的人,並可能為數不少。流行文化作家 Jennifer Keishin Armstrong 認為,現時影視作品繁多,加上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hate-watching 正處於高峰時期。

「仇恨型觀眾」(hate-watcher)會為找到劇情漏洞而喜,樂於分析作品有多爛,甚至在網上爭著揭作品瘡疤。惟他們所挑選的,往往是自己理應喜歡,或該是高質的作品,並試圖找出未能愛上的原因,或作品終歸失敗之處。正因為過去支持過,所以當某套美劇的新一季遜色了,或心水導演的新戲爛透了,才會苦思何以至此,結果變成「恨著來看」。Armstrong 引述其友人的形容:「這就像玩 Where’s Waldo,試圖在作品中找到些人,至少可以讓我忍受一陣。」

由此看來,這與粉絲的行徑不無相似,同樣悉數觀看並仔細分析,只是外加辛辣批評而已。美國塔爾薩大學媒體研究教授 Joli Jensen 也把兩者相提並論:「這是一種專長,就像戲迷也是一種專長。你在尋找它為何無法令你快樂時得到了快樂。」對製作者及發行商而言,笑著看還是恨著看,亦同樣無甚差別,反正只要看了,都會算進票房和收視。再者,當恨著看的人多起來,引起一片嘲笑或批評,反會引起關注,招徠更多觀眾。

The Room 推出之時被指是史上最爛電影,後來卻成為 cult 片經典。 圖片來源:ADWEEK

受惠於這種反向宣傳的作品,歷年來都有不少。The Room 由當初被貶為「史上最爛電影」,逐漸在謾罵嘲笑聲中,被奉為 cult 片經典,甚至衍生出講述該片幕後製作故事的電影 The Disaster Artist。此外,電影 Snakes on the Plane 上映前,亦因片名過於直白,遭網民瘋狂恥笑戲弄,反而未開畫先轟動。近年大熱的小說「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亦有大批「仇恨型讀者」,他們在網上致力撰文嘲諷,部分內容甚至比小說更生動,但都無阻銷情,該書甚至從 2015 年起拍成賣座電影系列。

Joli Jensen 認為:「現時的傳媒文化,是一種不斷的評價、嘲弄及挖苦。社交媒體在某種意義上,令我們所有人成為創作者,於是我們自覺擁有更多權利,去鄙視一些未有做好的人和事。我們自覺更有權柄來論斷和批評。」躲於屏幕之後,我們往往恨得更深,罵得更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