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 13 年便生產有史以來一半的膠

A+A-
據估計,全球自 1950 年起製造了 80 億公噸的塑膠,當中 64 億公噸塑膠變成垃圾。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14 年國家地理雜誌報道過一種學名為「膠礫岩」的另類岩石,在夏威夷的海難發現,由高溫融化後的塑膠垃圾,與沙、玄武岩碎屑、木頭及其他碎屑混合而成,看起來就如垃圾。有份發現此種新岩石的沉積岩石學者 Patricia Corcoran 表示,這種岩石或許是標誌人類文明開始大規模使用及丟棄塑膠的里程碑。

塑膠污染無處不在,也是令人極為頭痛的海洋問題之一。「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曾有研究預計,每年最多有 241 萬噸廢膠流入大海,而且大部分來自發展中國家。經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 Science Advances 日前刊登了一項塑膠調查研究,數算自 1950 年起,全球共製造了 83 億公噸的塑膠,相當於 10 億隻大象的重量;當中 64 億公噸塑膠最終變成垃圾,79% 葬身於堆填區或自然環境,12% 遭焚化,只有 9% 回收再造。

膠礫岩(plastiglomerate)。 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雜誌

專門報道塑膠行業的週報 Plastics News 認為這些數據意義重大,儘管大家都心知肚明塑膠問題嚴重,但這是首次出現統計如此徹底的研究。最令人驚訝的是,過去 13 年生產的塑膠量已超出此前半世紀的總和,證明千禧年代後全球熱情擁抱塑膠。

研究數據來自過往向公眾開放的免費資料及收費工業報告,從 1950 年代的數據起進行分析,即塑膠剛進入人類生活的時期。塑膠大規模應用的契機可追溯至二戰時期,戰爭窒礙多地貿易,打斷原材料供應,使工業生產如輪胎、降落傘等大受影響,推動軍方研究塑膠應用,替代其他供應不穩定的原材料。各種因素使塑膠在戰後乘勢而起。

塑膠為石油副產品,與石油和汽油的崛起自然息息相關。石油和天然氣可生產乙烷(ethane),再製成乙烯聚合物,即其中一種常用塑膠。以石油生產塑料的成本低廉,成本因素助長用完即棄塑膠包裝的出現,並且不斷佔據市場。過去 10 年,美國油價和天然氣價格下跌,使塑料顆粒更為便宜,美國的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 Co.)就打算將塑料顆粒賣到巴西等的發展中國家,他們預期正在增長的中產階級將需要即棄塑料嬰兒食品容器等便利產品。

美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日前訪問上述研究團隊的生態學家 Roland Geyer,問及大眾最終能否擺脫石油塑料,Gayer 的看法是:「不能。」首先,塑料生產僅需一小部分本來用於能源的化石燃料,因此長做長有;其次,他不相信像生物塑料這類替代品會減輕環境影響,它們不一定更易於生物分解,而且也會分薄糧食資源。加上由於大型農業目前還依賴化石燃料作生產肥料,因此現階段根本不能徹底擺脫它。

如此看來,在人們仍未需要為「膠災」付出代價時,人類將會繼續「膠」下去,把「膠礫岩」寫進下一世代的地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