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食微塑膠,反更貽禍海洋

A+A-
顯微鏡下的淡水輪蟲。 圖片來源:Ekky Ilham/shutterstock

輪蟲(Rotifer)極其微小、無所不在並數量眾多,一個地點中每公升水可以有多達 23,000 隻。過去有科學家會研究這種嘴部周圍有旋轉纖毛輪的生物,其攝取聚苯乙烯微塑膠之能力。不過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 Nature Nanotechnology 研究提出,輪蟲可能會在攝入並分解微塑膠的過程中,將之分裂成大量更小、更危險的納米塑膠,加劇海洋危機。

塑膠可能要長達 500 年的時間分解,而隨著膠樽、包裝及零件老化,當中的微小碎片會脫落成微塑膠。陽光暴曬、海浪沖刷塑膠到岩石,也會導致微塑膠出現。今天微塑膠已無處不在,從穆朗瑪峰頂到馬里亞納海溝深處,以至人類血液及心臟組織中都找得到。如有其他分解方法不失為好事;2018 年一項研究便發現,南極磷蝦能夠將 31.5 微米的聚乙烯球分解成小於 1 微米的碎片。麻省大學環境與土壤化學特聘教授邢寶山的團隊,其後決定研究咀嚼部分類似磷蝦的輪蟲,驗證這種常見於世界各地淡水海水、約有 2,000 個不同物種的生物分解塑膠的能力。

邢解釋:「南極磷蝦生活在基本上無人居住的地方。我們選擇輪蟲的部分原因,是它們遍佈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溫帶和熱帶地區。」他指,輪蟲會將直徑小於 5 毫米的微塑膠誤當藻類吃掉。實驗將海洋和淡水輪蟲置於不同尺寸的塑膠中,發現所有輪蟲都能攝入最大 10 微米(0.01 毫米)的微塑膠,並將之分解;然而之後便會把更碎的納米級別塑膠排泄回環境中。微塑膠顆粒愈小愈容易擴散,數量也會變得更多。理論上,每顆單獨的微塑膠,均可以分解成 1,000,000,000,000,000 個納米微塑膠顆粒。

研究團隊以中國最大湖泊鄱陽湖為對象,計算出僅是該湖的輪蟲,每天就會產生 13.3 千萬億微塑膠。由此推斷,全世界微塑膠及輪蟲同時存在的水體,每天因此產生的納米塑膠數量更高得難以估量。研究另一主要作者、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趙健形容是次團隊:「首次展示了輪蟲對微塑膠之粉碎無所不在。這是除了物理和光化學產生微塑膠之外,在全球淡水和海水系統中新發現的生產納米塑膠途徑。」

他補充,目前已知納米塑膠不僅對各種生物體具潛在毒性,還可以成為環境中其他污染物的載體;而微塑膠破碎過程中,亦會進一步釋放當中的化學添加劑。邢透露,輪蟲只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我們需要科學界確定這些納米塑膠的危害程度,還需要研究陸地和水中其他生物體內的微塑膠碎片,並與毒理學家和公共衛生研究人員合作,確認這種納米塑膠瘟疫對我們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