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普若要向北韓宣戰,誰能阻止?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杜林普和金正恩隔空嗆聲,威脅要向北韓「還以怒火」,惹來平壤政府反擊,公布「轟炸關島」計劃,嚇得世人心驚膽跳,憂慮兩國開戰在即。美府高官試圖降溫,但強調總統有權決定總司令所用措辭。部分評論員自然不賣帳,質疑他這樣的脾氣是否適合掌控核武。一些人士甚至憂慮,假如杜林普「一時火遮眼」,想對北韓發動核攻擊,屆時真的無人能阻

美國人有此恐懼,並不算杞人憂天。記得杜林普在競選期間,多番拒絕明言,若美國面臨衝突他會否先用核武。到了上周四,他又表示到目前為止,「美國會是全球最強的核武國」。去年 12 月,國會研究服務部的評估亦指,總統「毋須軍事顧問或美國國會同意來下令發射核武」,而且「軍方或國會都不能凌駕這些命令。」

核安全專家 Bruce Blair 解釋,此舉是要確保美國受到核武攻擊時,當局能瞬速回應。他相信,假如真的有此一日,杜林普在搶先動武前,也應會先與國防部長 Jim Mattis、白宮幕僚長 John F. Kelly、聯合參謀長主席 Joseph F. Dunford Jr. 將軍及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陸軍中將 H.R. McMaster 會面。不過,這批重臣若試圖阻止或待慢總統的命令,結果如何「實在無法預料」。

事實上,就連出兵打仗,杜林普也可自行話事。基於 1973 年的「戰爭權力法」(War Powers Act ),總統在開戰後 60 日內採取任何軍事行動,都毋須取得國會批准,而此法案至今仍然生效。同屬民主黨的眾議員 Ted Lieu 與參議員 Edward J. Markey 提出法案,阻止總統在國會宣戰前發動首次核武攻擊,可惜徒勞無功,加上參眾兩院均受共和黨控制,爭取更是無望。

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核事務專家 Jeffrey Lewis 並未完全認同二人提出的法案,但認為「總比現有的好」。他指出,核威懾乃美國長期國策,維持強大核武庫的同時,勸阻其他國家發動核攻擊,偏偏杜林普本人卻好比「一個終結核威懾的單人運動」。惟 Lewis 強調,讓總統控制核武,卻又建立機制規限使用,是不負責任的。就他看來,維持少量核武在遇襲時使用,這種安排較好。

保守派政策學者 Steven F. Hayward 則表示,假如杜林普的高級軍事顧問們一致反對先發制人,搶先向朝發動核攻擊,那麼「真正的補救方法會是辭職」。他認為可以想像的是,這樣做可能會觸發彈劾程序,但能否快得過總統發動攻擊,則是未知之數。「這會相當戲劇性。縱然極難確切肯定會發生些甚麼,但有發生的可能。 畢竟我們處於前途未卜的局面。」

耶魯大學法律及政治科學教授 Bruce Ackerman 提醒,「領軍的文官也如杜林普總統般難猜及好戰」,「文官領軍」的原則仍佔有重要位置。他指出,多個拉丁美洲國家沿美國路線,塑造她們的憲法,惟她們的經驗反映,將軍即使是在受到逼迫的情況下違抗總統命令,也會引致可怕後果。

「更嚴重的是,一旦違反原則,就會造成先例,日後將領得以把法律挪為己用。」Ackerman 強調:「我們不能容許這種事在此發生。假如杜林普的團隊不能說服他,他們就該服從總司令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