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朝危機會如何收場?

A+A-
杜林普揚言將對北韓威脅還以「怒火」,說法事後被指是即興發揮。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總統杜林普就北韓危機臨場爆肚,警告任何威脅將回報以「怒火」,金正恩旋即公佈導彈轟炸關島計劃,國際外交危機升級,互不相讓,大戰會否爆發?眾多專家對此意見不一,但普遍承認局勢有擦槍走火的風險,據「衛報」整合分析,是次危機或有 7 種後果

1. 預防性戰爭(preventative war):美國突襲北韓,挫擊當地軍力,藉此引發政變或暴動。不過北韓軍事設備散佈全國多地,加上超過 8,000 門大砲覷準首爾,難以一次性解決北韓軍事威脅。

2. 武力制止(forceful containment):美國有限度動武,但不致於發動預防性戰爭,例如轟炸北韓試射洲際飛彈地點。不過,北韓有機會視之為全面攻擊,因而展開戰事。

3. 行刺金正恩(decapitation):剌殺金正恩不單是喜劇題材,亦是美韓戰爭方案之一,傳聞南韓軍方更設有專責特攻隊。不過金正恩保安嚴密,而就算行刺成功,亦有可能被手下取代,並因而觸發戰端。

4. 擴大經濟制裁(increased economic pressure):聯合國針對北韓實施新一輪經濟制裁,不過中國並未緊貼政策,制裁成效由是有限。即使美國懲罰違反禁運令的中資企業,一來或會引致中國報復,二來北韓大可依賴走私,或轉向自給自足的經濟。

美朝一旦開戰,北韓政權命運難料。 圖片來源:路透社

5. 重啟談判(return to formal negotiations):奧巴馬任內曾以停止試射導彈及銷毀核武為前提召開六方會談,然而北韓對此不感興趣。若要重啟談判,或需容許北韓繼續發展核武,此舉一來破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二來變相鼓勵其他國家效法北韓研發核武。

6. 雙方互不行動(freeze for freeze):中俄表示,美韓及其盟友一旦停止軍事演習,北韓自會停止試射導彈以及發展核武。不過,南韓現任總統文在寅未必支持做法,而西方亦無法確保北韓信守承諾。

7. 開放式會談(exploratory talks):美國北韓專家 Siegfried Hecker 呼籲兩國官員即時舉行無條件會談,開啟嶄新溝通渠道,藉此避免局勢誤判,由小事觸發失控衝突。

一旦美朝開戰,北韓固然無力招架美方軍事攻擊,美國亦未必有能力戰勝北韓,前國務院顧問 Eliot Cohen 就直指美國未準備好開戰。首先,貿然在東亞啟動戰端,將陷日韓盟友於軍事危機,美方如欲開戰,必須與其認真磋商,否則日韓或視美國為更大的安全威脅,隨時轉投中俄陣營尋求保護;其次,「第二次韓戰」將牽制美國所有戰力,令中國、俄羅斯等對手漁人得利,得以在中東、歐洲、中亞、南海、非洲乃至南美擴張勢力版圖,打破國際關係平衡;而杜林普向來大話連篇,普遍不受民眾信任,假如他一意孤行將美國扯入戰禍,國內或將爆發嚴重信任危機,動搖國本,則是另一嚴峻問題;更甚,目前國務院連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副秘書也還未提名。戰禍不止對美國百害而無一利,相信對所有人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