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到了不得不扮嘢的時候

A+A-
禮儀專家韓森。 圖片來源:William Hanson/Facebook

矯揉造作當然很討厭,除非你有一個好理由,譬如為了捍衛好的東西,像英國禮儀專家韓森(William Hanson)。

此君年方不到三十,已經成功將自己塑造為一個行走的古董。

舊時代太過注重端莊和紀律,失於死板,偶然出現一兩個離經叛道的人,自然令人覺得新奇過癮;到如今人人變得粗野無禮,舉止放蕩,彬彬有禮風度翩翩倒成了新的反叛,好處是,這種反叛,比吸毒、濫交、在身上打孔穿釘,帶來的傷害要小得多。

有見世風日下,連英國也禮儀淪喪,韓森不惜擺出矯揉造作的姿態:譬如一口咬字特別清晰的 posh 口音,一絲不苟的 all back 髮型,幾乎不起皺的訂製西服,襪子顏色永遠和領帶呼應,故作凜然不可侵犯的矜持:在電視節目裡,他身邊的人都穿著 T 恤爛牛,坐無坐相,口無遮攔,動輒笑得人仰馬翻的時候,獨是他正襟危坐,一臉冷漠,用關愛智障的眼神打量四周。

他以「扮嘢」來針對「現代人」的缺失:譬如坐有坐相,務請腰背挺直,肩膀向後舒展;站有站姿,一手自然垂放,一手與腹部保持水平,不要交疊放在小腹下方,那樣看起來太過畏縮;晚宴間男士絕不可脫下外套,除非夜幕深垂,窗簾已經拉上;女士的手袋不可上桌,應該放在腿上,所有人都應該在晚上六點過後摘下帽子。

衣著失當或許還算小事,餐桌禮儀堪稱重災區,除了聽電話玩手機等「死罪」之外,還有哪些最容易出錯的呢?韓森說,茶杯一定要配碟,永遠不要用茶匙來喝飲料,攪拌的時候不要像在茶杯裡攪出一場漩渦那樣畫圈,而是前後擺動茶匙,攪拌過後沾上沫漬怎麼辦呢?輕輕甩掉,放在茶盤裡,不要舔!切記:拿起茶杯的時候不要翹起尾指 —— 因為據說,18 世紀的法國宮廷性病猖獗,若在席間偶遇眉目傳情,而閣下不幸染疾,則以翹起尾指向對方傳達「抱恙勿近」的訊息。

韓森握杯的手勢。 圖片來源:YouTube

簡單來說,韓森提倡的無非是傳統的英國紳士品味,但對於平等、隨意、崇尚率性的今天,紳士品味足以構成罪名,果不其然,離地、傲慢、娘娘腔、勢利鬼、矯揉造作、裝腔作勢、貴族餘孽等髒水都隨之潑來。有意思的是,唯獨在這個關頭,在「反帝國主義反傳統文化」的大義面前,女人、黑人、同性戀、殘疾人都沒情講。

提倡禮儀難道就等於懷念過去的不平等、不自由,是奴顏卑膝,乞求貴族老爺們鼻孔朝天重新來統治我等平民嗎?有一次他認真解釋了他的信念,甚麼叫 “Manners maketh man”:良好的禮儀不是為了炫耀身份地位,不是嘲笑低下階層的理由 —— 即使曾經有過這種風氣,但這不是禮儀的罪。禮儀的根本是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和體貼,是令人人都感覺自在的一把尺度,正如「廷臣傳」所稱的「不是為了炫耀自己,令人自慚形穢;而是隨和自然,令人如沐春風。」

人間如此紛雜擁擠,如果每個人都好像野獸那樣橫衝直撞,變相就是不給所有人活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暴力衝突就會變成日常。但反過來,如果你注重喝茶的細節,包括茶匙攪拌起來的聲響是否刺耳,那你這一桌人大聲喧嘩的機率應該會低很多;如果你在乎茶杯有個好碟子,或許也會連帶注重其他品質,整體創造出生活的美,也不是不可能的。

「美是道德的象徵」,審美、判斷、想像和創造是一條連鎖,紳士的審美,反映在禮儀、語言,也反映在他們創造的社會:議會民主、科學理性、司法公正、契約精神和人道主義在哪裡率先興起?絕不是偶然。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