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別紙張的年代讀「紙的大歷史」

A+A-
造紙業的黃金時代已過?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在現今社會,日常通訊,讀書辦公,事無大小都走向全面電子化 ——「紙的大歷史」作者孟洛甚至斷然宣告:「紙張實際上已經輸掉和競爭對手的戰爭。」接下來,紙需要尋找一種與從前不同的方式,適應不可逆的數碼化潮流。踏進這個「告別紙張的年代」,或許是時候回顧紙的誕生、追蹤它如何普及至世界各地,並且思考:在未來,紙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紙的大歷史:從蔡倫造紙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文明兩千年的世界之旅」,
作者亞歷山大孟洛(Alexander Monro),廖彥博譯,聯經出版。

紙的起點

後人繪製的蔡倫。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紙張之於人類文明發展不可或缺。沒有紙盛載著人的文字,也就等於沒有書信,情感、思想、理念和知識難以傳播。當然,在紙張普及前,人類還有像竹簡、石板和甲骨等可讓人刻劃圖畫文字的載具,但比起紙它們都遜色得多。紙便於攜帶、容易保存,原材料亦較為充裕,是載具之首。如果紙從來沒有出現,人類的歷史會欠缺一種極大的推動力。由此可以推斷,沒有紙的世界,將會跟我們現時身處的截然不同,失色不少。

如此想來,蔡倫之於世界歷史無疑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因為他就是紙張跨越國界大陸,由中國擴展至世界的起點。作家孟洛(Alexandra Monro)於「紙的大歷史」(The Paper Trail一書指出,蔡倫雖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但他卻是「頭一個了解紙張能有更大量製造原料可供選擇的人」。他於 205 年的東漢時代,改進了造紙術,以樹皮破布等廉價物造紙,令紙有更廣泛使用的可能;而其贊助者鄧太后則宣告,為了全國協調一致,要把蔡倫造出的新紙頒行全國,掀起一場歷經千百年的「書寫風暴」 。

紙的版圖

在「紙的大歷史」中,孟洛把這場「風暴」娓娓道來。他指出,造紙術的進步使紙張在中國逐漸取代其他書寫媒介,自 2 世紀到 3 世紀起成為主流文字載具。文官儒士在紙上書寫詩文,僧侶信徒在紙上抄寫經典,平民百姓也購入宗教咒符,載著文字思想的紙隨之遍佈中國,深入僻壤。這一場「書寫風暴」其後擴散到鄰國四周,到了 6 世紀,造紙術不再是中國的專利,也被引介到高麗、日本等地。

紙的旅程沒有就此結束。當佛教信徒盤植中國西北,他們把紙帶進鄰近伊斯蘭帝國的沙漠綠洲。自穆斯林於 7 世紀征服波斯,帝國接壤中國邊界以後,雙方日益頻繁的交流把紙引進了伊斯蘭文化。在 9 世紀中葉,阿拔斯帝國將紙定為官方書寫平面,而其首都巴格達內的高僧哲人、科學先驅無不在紙上奮筆疾書,一頁一頁地記下他們的智慧結晶 —— 這些載有思考成果的紙張,最終隨著阿拉伯商人到抵歐洲以及非洲地區。

在 13 世紀前,歐洲的紙,嚴格來說都是「阿拉伯的紙」,原因是歐洲所有造紙廠全位於穆斯林統治的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到了 13 世紀,意大利各城邦才製造出的能與阿拉伯出產匹敵的紙,打破後者的壟斷局勢。造紙術在 14 世紀終於越過阿爾卑斯山,緊隨著 15 世紀的活字印刷術再度進化,既廉價又輕薄的紙大量湧現,推動了歐洲大陸的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

在這段時間,歐洲各國日益強大。於大航海時代之中不斷擴展帝國、征服他邦的西班牙攜著造紙術飄洋過海,傳入墨西哥。「歐洲紙」取代原本由瑪雅人發明的「無花果樹皮圖紙」(amate)後,遂在美洲南北方向傳播,普及世界 —— 這就是紙的故事。在故事結尾,孟洛妙筆生花地添上註腳:美洲原住民初次看見紙張時,他們沒有「紙」的概念,只能憑自己知識體系中最近似的東西類比,並形容紙作「會說話的葉片」。

長網造紙機。 圖片來源:BEALE Charles E, Gately’s World’s Progress/The British Library

紙的未來?

在千百年來傳播智慧的「會說話的葉片」,在 21 世紀這個「告別紙張的年代」,又會落得怎樣的下場?孟洛表示,我們告別紙張不等於不再使用紙張,紙擁有形形色色的用途,不會銷聲匿跡;雖然必須接受「書本已經不再是儲存知識最有效的載具」這個現實,但書本難以完全趨向數碼化,紙本書的影響力仍在。

「紙的大歷史」告訴讀者:在過去,「紙所能做的,卻都已經達成了」,它已把權力移交到讀者手上。而在未來,紙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原先承載文字圖像的重責轉交給網絡,但因「熒幕永遠無法承載更確切的實體表現形式」,紙本書的價值優勢 —— 作為專屬個人且持久耐放的物品 —— 會更顯於人前,鼓勵著讀者在閱讀後,去用心保存它、收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