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 500 年,曠世名畫升價百萬倍

A+A-
英國拍賣行佳士得將於下個月公開拍賣達文西作品「救世主」(Salvator Mundi)。 圖片來源:路透社

被視為 21 世紀傳奇之一的古典名畫,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幅由私人擁有的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作品 —— 「救世主」(Salvator Mundi),將由英國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於下個月公開拍賣。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一位藝術家,達文西的遺世之作少之又少,每一幅都屬於稀世奇珍。事實上,繼 1909 年「柏諾瓦的聖母」(Benois Madonna)重現人間,「救世主」是時隔一個世紀之後才面世的下一幅達文西作品。收藏家估計,這樣的機會可一不可再,因為「救世主」極有可能是達文西最後的傳世傑作。佳士得的古畫專家 Alan Wintermute 甚至大嘆:「這是古典藝術中真正的聖杯(This is truly the Holy Grail of art rediscoveries.)」

「救世主」又被稱為達文西筆下的男版「蒙羅麗莎」(Mona Lisa),因為它們同樣屬於達文西巔峰時期的創作,兩幅畫的繪畫風格有不少相同之處。因此,它不但罕有,而且達文西作品中極為成熟而精緻的典範。不過,「救世主」的傳奇色彩,或不在畫布上,而可能是它長達 5 世紀顛沛流離的落難史。

圖片來源:Christies.com

「救世主」中的耶穌,右手擺出祝福的手勢,左手則握著寶球。與之風格類近的耶穌半身像,盛行於 500 年前文藝復興時期。相傳達文西在 1506 年受命於法國國王路易十二,耗時 7 年才完成這幅作品。然而,就像「柏諾瓦的聖母」面世前一度失蹤了幾百年,「救世主」也是一幅不幸的作品,在歷史上浮浮沉沉,經過漫長的旅程。畫作在 1649 年第一次被紀錄下來。1600 年開始,它曾作為英王查爾斯一世的私人收藏,後來在皇室貴族間輾轉,終於被白金漢公爵之子在 1763 年賣出,自此便一直流落民間,人間蒸發了過百年。

直到 1900 年,已嚴重損壞的「救世主」被一名英國收藏家 Frederick Cook 爵士買走,當時,由於身世不明,被認為出自達文西徒弟 Giovanni Antonio Boltraffio 之手而變得不值錢。在 1958 年,其後裔在蘇富比僅以 45 英鎊將這幅不世出的耶穌像賤價賣出。

事到如今,要將「救世主」復原成本來面貌可謂殊不容易,尤其是畫中的耶穌,早已被「整容」得面目全非。由於畫作曾多次易手,遭外行人肆意修改,耶穌的臉、頭髮和眉毛甚至都被油彩重塗,一代名畫誤遭隱沒,更難鑑定。不過,Alan Wintermute 表示,這種事情在當時也很普遍。事實上,很多沒沒無聞的作品,都是這樣順應藝術潮流而修改補筆,以求賣出更高的價錢。畢竟,當時誰都沒想過如此「落俗」的一幅畫,居然禾稈蓋珍珠,是有 500 年歷史的達文西真跡。

「救世主」在 2011 年經一眾國際專家在倫敦重新鑑定,證實是舉世無雙的達文西作品,這幅曠世傑作才得以正名,恢復神采。當消息曝光,其時震驚了整個藝術界。

除卻這一段坎坷的落難歲月,「救世主」對研究達文西的藝術風格亦相當重要。推理小說家丹布朗(Dan Brown)的名作「達文西密碼」,整個謎題的開端,就來自達文西以黃金分割來繪畫的「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黃金分割是達文西作品的一大美學元素,無論是 1473 年的「聖母領報」(Annunciation),1487 年的「維特魯威人」還是 1495 年「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畫中構圖都依照著黃金分割而展開。完成時間稍後於這些作品的「救世主」,在應用上更完整更成熟,耶穌的臉、右手的手勢、左手的寶球以及胸前的衣飾,都示範了精準的黃金分割。達文西在這幅「最後的」作品中,確實埋下了更多密碼。

「救世主」目前正在香港展出,下個月便會在紐約佳士得拍賣。目前估值已高達 1 億美元(約 7.8 億港元)。跟 1958 年蘇富比拍賣時的 45 英鎊(約 463 港元)成交價相比,帳面升幅超過 170 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