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讓我心呼吸」—— Andy Serkis 實事求是的導演處男作

A+A-
主角新婚不久,兒子即將出生,突然患上小兒麻痹症。 電影「讓我心呼吸」劇照。

由「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開始認識 Andy Serkis,他先演繹咕嚕的面部表情與身體動作,再利用電腦特技將演員的外型改頭換面。當時還是陌生的新發明。經過「金剛(King Kong)」、「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後,會對這項技術比較了解。直到看過三齣「猿人爭霸戰(Planet of the Apes)」,才徹底明白為何非 Andy Serkis 不可。演技之好,根本是奧斯卡影帝級數,即使換了猿人臉也擋不住。到現在首次執導,還以為他一定會自導自演。演得好但大部分時間也沒有出鏡,世間還有更可憐的事嗎?

估計錯誤。導演處男作「讓我心呼吸(Breathe)」,找來 Andrew Garfield 扮演無法動彈的男主角。也不知是否多得良師指導,表現比去年的「鋼鋸嶺(Hacksaw Ridge)」或「沉默(Silence)」更進一步。如果 Eddie Redmayne 模仿霍金可以成為奧斯卡影帝,那 Andrew Garfield 至少應該再一次得到提名。最後失落頒獎禮的話,只能說一句電影的質素未夠搶眼。直接點形容,是沒有攞獎格。

監製 Jonathan Cavendish、男女主角 Andrew Garfield、Claire Foy 與 導演 Andy Serkis。 圖片來源: Laurie Sparham/Imaginarium

相對於演技的出神入化,Andy Serkis 的導技明顯較為踏實。改編自真人真事,主角是電影監製的親生父親,你可以想像到會有幾大限制。一個文武雙全的靚仔商人,新婚不久,兒子即將出生,突然患上小兒麻痹症,接近全身癱瘓。因為得到太太的支持,由起初打算自尋短見,到後來不單頑強求存,更為同類病人四出爭取權益,讓生存超越生存,跟正常人一樣生活。如此題材,隨便找個角度,都有發揮空間,但 Andy Serkis 卻偏偏選擇最保守的實事求是,將主角的一生原原本本地展現一次,便完成任務。不是不催淚,只是過於順理成章。

像男女主角的愛情,看到女主角萬中選一,選來男主角。幸福都未夠,便遭遇不測,仍然不離不棄。點解呢?有沒有甚麼內心掙扎呢?好像沒有,總之所有現實中會遇到的衝突也被輕輕帶過,解決到重大問題也像理所當然。又例如男主角千辛萬苦發明了專用輪椅,一舉打擊得過且過的官僚作風,怎樣發展落去,影響更多生命呢?也好像沒有。連結局自己決定自己的終結,背後牽涉的道德問題,也沒有好好討論。或者,這就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生活就是沒有很強的戲劇性,只有無數的日常點滴串連在一起。即使外人看來,覺得必定很有戲劇性。

於是,我用自己的方法去總結一下。看完電影,最大的得著就是要有錢,做一個病人,要有尊嚴,最重要的還是錢。沒有錢的話,任你幾有求生意志,也沒有用。賺錢,又最好靠投資,因為,任你擁有甚麼程度的專業資格,一個大病襲來,甚麼能力也不再有用。幾適合香港觀眾欣賞呀!可能對 Andy Serkis 太有憧憬,對「讓我心呼吸」是有少少失望。不打緊,電影公司對他有信心,下一齣執導的作品是 The Jungle Book,網羅 Cate Blanchett、Christian Bale、Benedict Cumberbatch 三大巨星,Andy Serkis 真真正正自導自演,才是見真章的時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