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理想的女性身型?纖瘦、肉感、肌肉…… 一百個人可能會給出一百個答案。在沒有統一審美準則的現代,每人都可自由追求,自己認為的「美」。但對逾百年前的女性來說,則沒有那麼幸運。時人對理想女性身型的審視,沒有百花齊放的尺度,只有一件窄小的束腰馬甲 —— 綁緊纖腰成為主流、時尚。往後年代,衣服樣式的變化,亦代表當下的理想女性形象。紐約時裝學院舉辦的展覽,展示自 18 世紀以來,服裝如何展示、塑造不同時期女性的身型。
相比忙著操持生活的一般民眾, 18 世紀的權貴階層,有更多時間關心「甚麼才是時髦的女性體態」。在權貴的眼中,馬甲是淑女必不可少的裝束。展覽策劃人 Emma McClendon 解釋:「馬甲的作用,並非只為了讓穿著者看起來更苗條。它之所以廣為人採用,與當時的文化禮儀、階級觀念及女性身體質素有關」、「那時候,人們普遍認為,女性天生體質虛弱,故需額外支撐。」馬甲的出現,正好把女士們如楊柳的腰部束緊。雖然,啟蒙年代的思想家如盧梭等人,就當時約束個體的行為加以批判,但面對這股馬甲潮流,解放思潮的作用不太。
其後,法國大革命推翻貴族統治。較簡約的帝國式高腰(Empire waist)長裙,暫代貴族們的長裙。然而,高腰長裙的流行時間比較短暫,潮流在 19 世紀中,再次回歸腰部緊繫的年代。與此同時,克里諾林裙撐(Crinoline)與馬甲互為最佳配搭。一件寬圓的裙撐,需用上大量衣料製作,費用較昂貴。正因裙撐價值不菲,在資產階級湧現的 19 世紀,若男士能負擔伴侶穿上該裙的費用,則代表本人收入相當可觀。女性爭妍鬥麗背後,亦涉及財富的角力。
至於一般人何時趕上潮流,則在 1870 年起,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及百貨公司的興起,使得原本昂貴的裙襯,成為所有社會階層女性的標準服裝。此時,裙撐亦由圍繞整個下半身的寬圓設計,變為只突顯臀部的巴斯爾裙撐(Bustle)。縱然當時已有服裝改革者及醫生提出馬甲束腰對身體帶來的不良影響,但當大眾有機會追逐時尚時,人們仍顯得對馬甲趨之若騖。諷刺的是,許多女性的身型並不符合當時主要提供的尺寸(18-30 英吋)。為此,英國的 Liberty 百貨公司曾於 20 世紀初,販售腰圍更鬆、沒有馬甲的長裙,嘗試將女性從緊縛中解放。但時人並不受落。
直至 20 年代,隨著時髦風格(flapper style)興起,馬甲、裙撐終於成為過時衣物。但 McClendon 指出:「女性不再穿馬甲並突然「自由」是一種常見的誤解。雖然新式衣服穿上來更舒適,但它亦需要穿著者擁有較瘦的臀及腰部,才能體現它的中性風格。」往後,儘管女士服飾設計有不同變化,如 40 年代寬肩設計、50 年代開始解放「心口」、60 年代布料更少、且回歸中性的衣服,以至 80 年代時尚雜誌倡導的苗條兼豐滿上圍等;主流觀點還是以苗條為理想身型,腰部不能圓潤。名模 Kate Moss 應是 90 年代「瘦即是美」的最佳代表。
踏入 21 世紀,纖瘦體型仍是大部分人追求的理想身形。但不同人追求不同的美,已是時裝界不可忽視的變化。如時裝設計師 Christian Siriano,便於其時裝表演中加入大碼模特兒。McClendon 更坦言,需就業界過分追求瘦削身形展開辯論:「體態沒有對錯,問題出於尺寸系統上。」有限的尺碼,傾向瘦小身型,使人認為大於尺碼以外的身型,即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