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的「失敗」,就是串流影音的成功

A+A-
串流影音如今發展蓬勃,當年的 BT 熱潮是一大遠因。

在互聯網剛發展的千禧年世代,用家要看一段低解像度的影片,都要先等一段時間才能完成下載。然而,如今用家在串流平台打開一套高清電影,或以手機程式選好串流音樂歌單,要等幾秒緩衝時間都覺得受罪。用家要求之所以遞增,可追溯到十數年前,在那個 Netflix 仍經營著郵寄租碟服務,而 iTunes 下載音樂尚未流行的年代,幾乎每個網絡用家都會聽過這個名字,BitTorrentBT)。一切都拜 BT 的「失敗」所賜。

這是 15 年前的故事。當時互聯網上主流的下載途徑,是透過 FTP 這個需要依賴伺服器的形式。BT 的首腦兼創造主 Bram Cohen 強調,在 2003 年開發這個嶄新的檔案傳輸工具時,並沒有想過它在不久之後會為全球用家打開盜版侵權之門。當初他想做的,只是更為簡單和有效地經由網絡傳送大型檔案,例如電子遊戲的更新程式和作業系統 Linux 的不同版本。但這顯然「低估」了 BT 被世人廣泛應用的功能,透過 BT 上下載的內容遠不在於此,而是整個遊戲程式和作業系統,還有無數電影、電視劇和音樂檔案。而且,短短一年時間,BT 就佔據了網絡世界 3 分之 1 的流量,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互聯網的認知和應用領域。

就在帶來一發不可收拾的侵權下載的同時,BT 的出現亦非有破壞無建設,皆因今日成為網上娛樂主流的串流音樂和線上電影,其概念和得以崛起的源頭,正正是由 BT 所「種」得來。

Bram Cohen 當年不但解決了如何透過網絡輸送大型檔案這個難題,也完全扭轉了用家對網絡資源的看法。在 BT 之前的 P2PPeer to Peer,群組對群組)平台,如最初的 Napster 和後繼的 Kazaa Limewire,下載者都需要依賴另一用戶的電腦分享檔案。BT 的最大特點是改用「播種」形式,用過 BT 的人都很熟悉,即是「Seed/種子」。只要下載容量極小的種子,就可以獲得完整檔案。檔案上傳的工作則被斬開成無數部分,分散在網絡之中,每一台「種子」電腦都會負責上傳檔案一小部分,而愈多人下載,下載速度就愈快,與此同時,即使高速和大量分享檔案,用戶的頻寬都不會被用盡。

BT 不但下載速度快,也隨即在網絡上普及起來,最新的電影、上週播完的電視劇、歌手的新專輯以至剛發售的遊戲軟件,都可以輕易找到「種子」,讓 Bram Cohen 所開發的 P2P 技術迅速變質,成為最主流的盜版下載途徑。

電影公司曾訴諸法律行動,控告 BT 用戶侵權,結果並不成功。

最終受到 BT 影響最深的荷里活電影工業,當時業內人士其實並不太關注 P2P 的威脅,認為只是杞人憂天,原因是視像檔案體積很大,不像音樂檔可以輕易傳播,他們預計不到因 BT 而產生的劃時代改變,錯誤評估所帶來的殺傷力。

其後,電影公司嘗試訴諸法律行動,控告 BT 用戶侵權,以圖杜絕盜版下載,甚至期待政府介入,查禁發佈 BT「種子」的網頁。然而,野火燒不盡,相關網頁關了又開,法律一途亦失敗告終,因為電影檔案於傳輸時實際上是分割成一小部分,每個 BT 用家只負責當中幾萬分之一,這並不構成侵權,另一方面,BT 本身作為一項網絡分享技術,亦不需要為用家透過它所傳送的檔案負上責任。

總括來說,當荷里活製片公司察覺到事態嚴重之時,BT 下載電影的風氣已成為網絡常態,再也無法阻止。與深受其害的唱片業結論一致,他們已無法回到 BT 尚未誕生時的營利模式,而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跟上時代,向 BT 取經。

唱片公司將歌手作品於 iTunes 上架出售,質素比起在 P2P 平台能下載到的內容更高。

串流影音由此出現,並逐漸為網絡世界帶來了下一波改變。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低規格制式的沒落,如 mp3。唱片公司開始放棄投資實體商品,陸續與 Apple 等平台合作,將歌手作品於網絡上架出售,而且質素比起在 Napster 和同類 P2P 平台能下載到的內容高。同樣地,不少電影公司為對抗 BT,也促成了 NetflixHulu Amazon Prime Video 等服務,又衍生出網上獨家播放的做法,提供畫質更高清,片源更少出錯的影片。相對而言,BT 的下載形式附帶著內容雜亂、大量惡意程式充斥其中等問題,串流平台立足在此,成功吸引觀眾轉移目光之處,正是由於提供了一個安全而整齊的選擇。

BT 用家當年常問:「Seed 呢?」這項改變網絡生態的技術,儘管朝著當初未有預計的方向普及,結果則種出了發展蓬勃的串流時代。

科技雜誌「連線(Wired)」的資深撰稿人 David Peirce 形容BT 對串流服務所帶來的最關鍵改變,在於催生了一個新的觀念:比免費更好的方法,是做得更好(to compete with free is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