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開鑼,有兩單消息值得留意。不是陳奕迅舉中指,是英超宣佈來季賽程、國際足協宣佈 2026 年世界盃將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聯合主辦。
英超宣佈賽程是大件事,主流媒體在談論俄羅斯對沙特阿拉伯之際,我見好多人已經急不及待哭訴阿仙奴一開鑼就對曼城對車路士,就似利物浦球迷在哭訴新一季作客球衣似足麥當勞叔叔個朋友滑嘟嘟。你看看條街,有幾多人身穿國家隊球衣招搖過市?跟以前一到世界盃賽期,不斷出現金鐘碧咸、牛頭角朗拿度、荃灣施丹的風光,相差甚遠。如果我是國際足協,在引入 VAR 提升賽事公平度的同時,也必須盡快提升賽事的吸引程度。
點知,不單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反而變差。4 年後在卡塔爾舉行賽事,球場水平成疑,天氣根本不適合戶外強烈運動。低處未算低,8 年後的一屆,有 3 支主辦國隊伍可以不經外圍賽直入決賽週,其中一支還是根本不夠實力的加拿大,已經讓人難受。更離譜是將決賽週入圍隊伍數量擴充到 48 的決定。歐洲會有 16 個名額,意大利、荷蘭就算再失準也不會出意外;大洋洲又有一個名額,紐西蘭一定可以踢決賽週了;亞洲都有 8 個名額:南韓、日本、沙特阿拉伯、伊朗、澳洲,加埋阿聯酋、敍利亞、烏茲別克,唔使驚,仲有個附加賽,仲有位,中國分分鐘可以跟北韓爭入決賽週,不用等申請到主辦權。
代表甚麼?代表外圍賽可以不再理會了。也代表分組賽賽事的水平將會比現有的更低一大截。四年一度,賽事水準比不上歐聯分組賽,分分鐘比不上一場英超中游球隊對碰,然後是每一日密集式連踢 3 至 4 場,歷時幾個星期,等於趕客。讓我們為世界盃哀悼吧,在國際足協這種營商手法之下,只會淪為一項愈來愈少人尊重的比賽項目。死於短視,除了活該,還可以說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