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科創企業,為何跑輸中美?

A+A-
去年 11 月,芬蘭初創公司 Space Nation 於赫爾辛基舉行的歐洲科創盛事 Slush 會場門外留影。Slush 作為平臺,讓初創公司展示最新成果以吸引投資者,不少科技界巨擘亦會駐場作交流。 圖片來源:Joonas Linkola/SlushHQ/Facebook

根據英國投資銀行 GP Bullhound 的數據,歐洲兩家最具潛力的科技公司,分別是來自瑞典的 Spotify 以及德國的 Zalando,兩者市值總計約 420 億美元。儘管這是相當驚人的數字,但跟市值約 4,800 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或市值達 5,500 億美元的 Facebook 相比,規模有著極大的差距。自 2000 年起,科創行業的龍頭公司,逐漸以美國和中國企業為大多數,市值遠遠拋離歐洲同行。

從宏觀因素來說,坐擁 17 萬億美元經濟規模的歐盟,其實跟美國相若,更沒有跑輸中國。再者,歐洲各國並無遇到人才短缺的問題,反而孕育了當今不少頂尖數學家、電腦專家和軟件開發者。就此局面,財經記者 John Detrixhe 撰文歸納出三個層面的因素:資金、經驗和歸屬感。

首先,對新創的科技公司來說,能否籌集大量資金,是它們整合業務和保持發展優勢的關鍵。但據 GP Bullhound 合夥執行人 Manish Madhvani 的說法,集資困難正是歐洲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的最大原因。公司報告指出,自 2000 年以來,最主要的美國和亞洲科技公司,平均集資額大約是 73 億美元,而歐洲科企則平均只有 16 億美元。Madhvani 形容:「假如(集資額)無法大幅增加,歐洲公司將無法趕上它們在美國和亞洲的競爭對手。」

不過,該投行對歐洲科企的發展前景傾向樂觀,皆因有跡象表明,歐洲近年的集資規模有所增加。相對於 2013 年只有兩家公司能夠籌集 2 億美元以上的資金(其中一家是 Spotify),在去年,包括金融科技公司 TransferWise 和 Klarna 在內的 9 家科企,集資額都能達此水平。

第二個原因,在於歐洲並沒有美國的矽谷文化。總部位於倫敦的 TAINA Technology 是一家技術監管公司,其執行總裁 Maria Scott 表示,經驗豐富的矽谷企業家,顯然能夠為科企新人提供重要的指導、鼓勵和建議:「就像走進綠洲一樣。」例如,在公司發展遇到艱難之際,創辦人或需要考慮出售公司業務或降低目標,Scott 認為,在這重要關頭,經驗豐富的律師能給予年輕創業者繼續前進的信心:「你只能從經歷更多的人身上,得到這些(經驗)。」

廣告公司 Criteo 亦認同股票獎勵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

在歐洲開展投資業務超過 20 年的 Index Ventures 則認為,矽谷對於帶動科技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它們習慣讓員工擁有公司股票,這有助於小型創業公司吸引有意於行內大展拳腳的頂尖人才。所謂的「谷歌百萬富翁」(Google millionaires)文化,為科企行業創造了一個良性循環 ,除了激勵年輕的程序員努力工作,還可以增加他們的歸屬感,吸引專才繼續留在同一家企業效力,以獲得更多回報。

於巴黎成立的著名廣告公司 Criteo,在拓展業務到美國的時候便察覺到這個明顯的差異。「過去我們並無這種觀念。」Criteo 行政總裁 Jean-Baptiste Rudelle 提到:「在巴黎招募人才的時候,他們只關心公司會不會提供餐券,而從來不是股票。」

受到矽谷文化的影響,Criteo 亦認同股票獎勵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並轉而採用這種政策。該公司在 2013 年成功於納斯達克上市,至少有 50 名員工因而躋身百萬富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