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徵「客戶服務忍者」:何以要為職位另立新頭銜?

A+A-
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女主角深海晶因不滿自己要做與職位不相符的工作量,而作出抗議;圖為劇照。

找工作時,不難發現高級職位較以往多,更有不少新職位湧現,但不免為「新瓶舊酒」,像肉檔檔販現稱肉類分割技術員,代客泊車現稱座駕管理專員,在美國出現更為另類職位頭銜,如「客戶服務忍者」、「銷售搖滾明星」,工作範圍與一般客戶服務員及銷售人員無異,那何以要重新為職位改名?「華爾街日報」記者 Te-Ping Chen 近日就撰文剖析職位改名背後,究竟有何招聘策略上的意義。

金融服務公司 OneAmerica 在 1877 年成立,為了令新員工感覺更新鮮,公司最近為數據分析師的工作建立了一個新頭銜:「數據牧者(data wranglers)」。負責數據及分析的副總裁 Todd Shock 解釋年輕人「對行業的看法是我們既年老又易怒。」新的職位名稱能夠表達公司敏銳變通及願意接受挑戰的態度。「如果我把『數據牧者』放在一個人的卡片上,就能吸引他們到公司來,並對此感到興奮,何樂而不為?」

提升頭銜

愈來愈多公司正在提升職位頭銜,以此在供應緊張的勞動力市場中吸引人才。根據薪酬顧問公司 Pearl Meyer 在 2018 年的調查,40% 的公司表示會用頭銜來吸引具有潛質的員工,2009 年的數字只為 31% 。公司會試圖利用增值職位頭銜,如加上「執行」或「副總裁」這樣的字眼來代替更高的薪金,並增加工作吸引力。Pearl Meyer 調查業務部副總裁 Rebecca Toman 更指出,公司以頭銜凸顯員工「可以產生影響或有所作為」,特別是年輕職員。根據求職網站 Indeed.com 的數據,在過去的 4 年中,「高層人員」的職位招聘比例已超過 3 倍。

職位名稱千奇百趣

為職位名稱增值以外,一些近乎「詩意」的職稱亦開始出現。Joe Hill 最近在美國維珍尼亞州一家網絡應用公司擔任「開發人員傳道人(developer evangelist)」,幫助潛在客戶了解公司的產品,這個職位名稱把他逗樂了,因為他曾經也計劃成為一名傳道人。他認為這與當今求職者更深層次的慾望有關:「我想要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許多使用獨特頭銜作招的企業都認為,如此可以吸引合適的應徵者。三藩市印刷公司 Scalable Press 的營銷負責人 Julia Li 正招聘「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此一頭銜近年來在初創公司中大受歡迎。Julia 指這全因她正在尋找傳統市場營銷背景較少的應聘者,「如果有人自我認定為增長黑客,他們通常會擁有不同的技能,更多的技術背景,而不怕冒險嘗試。」

不過,Indeed.com 的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 Paul Wolfe 認為,這種趨勢可能會減少申請人的數量,因為許多求職者,尤其是上年紀的求職者,在搜尋工作時可能難以得出相關結果。Wolfe 更警告,若在職人士在履歷中擁有太多非典型頭銜,見工時要向未來僱主解釋會更具挑戰性。

地位有所提升

有人始終認為,重新訂立頭銜是利多於弊,可以為工作者提供他們應得的尊嚴。在費城,年逾 70 歲的 Oliver Frazier 在十幾位身穿外套及打上領帶的「閃亮藝術家(shine artists)」幫助下經營擦鞋服務,他說:「他們曾經叫我們『擦鞋仔(shoeshine boys)』,我想改變那形象。」而稱工人為藝術家,身價亦會上升,可以向顧客收取額外費用。

專家表示,預計會有更多的公司讓員工對其頭銜給予意見,根據 Pearl Meyer 的調查,6% 的公司讓員工在確定工作頭銜方面擁有更大的自由度,高於 2009 年的 3.6%。人力資源顧問公司 Caliper 副總裁 Thomas Schoenfelder 說:「如果你可以訂定自己的頭銜,你就會得到更多話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