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書艱難,日雜 mini 卻長賣長有

A+A-
左起:石原里美、有村架純、小松菜奈以 boyish 打扮登上 mini 封面。 圖片來源:mini_tkj/Instagram

Facebook、Twitter 及 Instagram 普及以後,遍地都是潮流教主。想找個對象參考打扮?隨便搜尋一下,就有幾百個任選,省時更省錢。想當然,很多日本時裝雜誌因此變得滯銷,結果黯然停刊,或是轉做網站。mini(「ミニ」)卻打破了這個宿命,成功爭取一批手機族成為新讀者,並連續 4 期成為銷量最高的年輕女性雜誌。

寶島社在 2000 年創辦 mini,當時正值「裏原宿」街頭文化全盛時期。一直以來,雜誌以 T 裇、牛仔褲和 sneakers 作為基本穿搭,向讀者推薦一種「可愛男仔頭」的打扮風格。近年雜誌主打的 street fashion 則多了一些少女味道,較以往著力於妝容和髮型特集。在運動風及 90 年代的打扮熱潮推波助瀾下,mini 於岌岌可危的雜誌市場中,仍然屹立不倒。

mini 的 2017 年 1 月號及 2 月號為例,分別賣出 16 萬本及 19 萬本,而在半年出版的 6 期書當中,5 期書均告售罄。去年底的統計顯示,該刊的 20 歲以下讀者人數比前年同期增加 5%,新讀者佔整體的比例拓展至 27%,有助帶動銷量。核實雜誌實際賣出本數的日本 ABC 協會公佈,2017 年上半年的雜誌銷量榜,mini 連續兩期進佔「life design.年輕女性分類」的第 1 位。

無可否認,現時的日本時裝雜誌都行「贈品攻勢」,從印有知名卡通人物的化妝袋,到與潮流品牌合作的實用背包,相信不少人也試過為個袋買本書,結果連一頁也沒翻看過。mini 也有同類做法,有些網誌就為該刊寫「開箱文」,向人介紹贈品的實物如何。然而,光有贈品而內容空泛,很難令一期的顧客變成長期的讀者。因此 mini 做的,更多是在編輯方針之上。

為迎合手機族的閱讀習慣,mini 的版面設計以照片為主,資訊則較手機更一目了然。 圖片來源:寶島社

在版面編輯上,重點是「任誰只看一眼都能理解」—— 把流行服裝寫成方程式般,像教科書般令讀者容易掌握。此舉得到很多讀者的好評,表示「就這樣跟著配搭就能變酷」、「按雜誌教的順序去化妝成功跟上潮流」等肯定。另鑑於手機屏幕面積有限,令人看相和文字都較吃力,雜誌會把照片盡量放大,並使用方便閱讀的排版方式,充分發揮紙媒的優勢。

除此之外,該刊的編輯部有些獨特的堅持,包括「不做 Street Snap」以及「不會只是羅列商品」,刊登的全都是些廣泛適用的穿搭,確保向讀者提供實際的參考。對於慣用社交媒體的少女,這種做法令她們覺得「每頁內容都超越想像」、「特集確有參考價值」,甚至表示「mini 讓我第一次去買雜誌」,令該刊成功招攬新讀者。

但書架上這麼多雜誌,mini 如何突圍而出?編輯部刻意起用一些平日打扮較女性化、沒甚麼 street fashion 感覺的女演員,像是石原里美、有村架純、小松菜奈、川口春奈等,作為該刊的封面人物,營造一種「在 mini 才能看到」的特別感。mini 亦是最早報道「韓風」元素的 street fashion 雜誌,吸引平日沒興趣看雜誌的年輕韓迷購買。

mini 的贈品多與知名品牌合作,質量可與市場發售的商品匹敵,亦為雜誌另一吸引力。 圖片來源:寶島社

mini 還緊貼社交媒體,譬如跟女模佐藤栞里及穿搭介紹 app「WEAR」合作,呼籲用戶以「#喜歡street fashion(#ストリート服が好き)」的 hashtag 發帖,1 星期集得約 6,000 則帖子。「WEAR」負責人表示,在過去眾多計劃之中,這個成績相當亮眼。「男性發的帖子也多,感受到 street fashion 的支持無分性別。」

見澤夢美從 2011 年起擔任 mini 總編輯,對年青人的行為有多年分析。「雖說現在是社交媒體的全盛期,有些人卻說對社交媒體感到疲憊,他們重新聚首一堂,開始追求實際的連繫。」她認為 mini 在未來可循這個方向前進:「我們非常希望能夠舉辦實體活動,讓『從音樂出發的時裝』再次流行起來。在這方面,我們感到更多樂趣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