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心情澎湃時,你的大腦怎樣活動?

A+A-
太陽馬戲為了解觀眾的心理反應,與科學家合作調查人們在觀看情感澎湃的表演時,大腦會發生甚麼改變。

當置身於觀眾席,看到一場精彩絕倫的歌劇或音樂演奏會,我們很容易投入演出之中,覺得心情澎湃,甚至激動落淚。當我們心情澎湃,大腦到底是怎樣活動的呢?來自加拿大的太陽馬戲(Cirque du Soleil),為了解觀眾的心理反應,在去年 4 月便與科學家合作,探究人們在觀看情感澎湃的表演時,大腦會有甚麼改變

腦神經實驗室 Misfits,在馬戲團於拉斯維加斯的演出上招募觀眾做實驗。連續五晚,他們找來 282 名入場人士,男女人數相若,並讓其中 60 人戴上特製的監測帽,在演出期間測量他們的大腦神經反應。「粉絲和評論家過去 30 多年一直將我們的節目稱為『嘆為觀止』(awe-inspiring),然而,當我們透過粉絲進行市場調查,問他們『你有甚麼感覺?有甚麼地方令你有共鳴?』他們都表示解釋不了。」太陽馬戲的市場總監 Kristina Heney 說。

「我們總是得到一些眾所周知的驚嘆語,例如『我的天呀』『嘩一定要去看』『精彩絕倫!』『前所未見!』但我們無法理解這種情感是怎樣建立的。」

Misfits 總監 Beau Lotto 回覆媒體 Vox 記者查詢時則表示,在神經科學中,這種情緒與驚嘆(awe)有關,而「驚嘆」有一個特殊的定義:「首先,它是出乎意料的,『讓我們感到驚訝!很創新,很棒。』但驚喜通常只有那一下子。」他解釋道:「然後,你會有種奇蹟感。你希望了解這一驚喜的源頭。隨之而來的就是『驚嘆』了。『我想了解它,但如果要了解它,我就要改變自己的預設框架。那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它是怎樣做到的。』」

實驗發現,那些表示對演出感到「驚嘆」的觀眾,大腦神經活動有著微妙的共通點。他們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es),即是人類大腦中的執行者,負責下決定和採取行動的部分,其活動情況有所減少。Lotto 形容:「就好像失去注意力控制一樣,他們並不是真的專注於審視某事物。他們只是直接接受它。」與此同時,在大腦神經網絡的默認功能中,亦即負責將想像和記憶連結的部分,活動情況卻有所增加。「當你處於清醒而正在做白日夢、想像一些事情的狀態時,這部分就會變得活躍。」

觀眾正在享受太陽馬戲在克羅地亞 Sensation 派對上的演出。

Lotto 認為,在前額葉皮質活動減少而默認功能活躍的情況下,當事人的前額葉皮層會出現不對稱性:「因為它主要代表著向前邁進的願望。換句話說,即是『你正逐漸失去自我,但你現在又想向前邁進,想法變得愈來愈兩極。」

其結論是,我們的大腦可能利用「驚嘆」的反應作為一種過渡,透過把事情變得有趣,讓人們得以應對一些因為無法掌握而感到恐怖的情況。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 Dacher Keltner 在電話訪問中表示,他對「驚嘆」的理解,跟 Lotto 的實驗結果是一致的。「人類必須融入社會群體,這是非常關鍵的生存法則,而『驚嘆』幫助人們做到這件事。」他補充指:「我們發現,感到『驚嘆』的人更加謙虛,其自我的意識減弱,而對外網絡意識則擴大,而且他們變得更加無私。他們會因為『驚嘆』而擺脫自身利益,轉向周圍的人。」

不過,Keltner 認為 Lotto 的某些解讀並不正確。「『驚喜』的定義有兩個關鍵因素,第一種是因為它偉大浩瀚,讓我們感到很渺小;第二種是當我們不明白發生甚麼事情,就會對對方的描述產生一種簡約的粗疏理解。」

而他亦提醒,研究者不要過於狹窄地定義前額葉皮層和大腦神經網絡的默認功能,因為即使是大腦神經的活動,都未必可以完全反映人們心裡的真正想法。他指出,默認功能與人類的反思思維有關,它本身就負責「記憶」和「說故事」的能力。這意味著,當觀眾默認了某種事情值得「驚嘆」時,他們不一定視之為全新和不同,繼而作出思考和反應。「也許就像『啊,我們在看馬戲團表演,這令我想起另一個故事⋯⋯』」

因此,當置身於觀眾席,人人站起來拍掌附和時,到底有多少人是因為內心真正的「驚嘆」而擴闊了自己的眼界,又有多少人純粹是連接到早已默認的反應?就算解開了大腦神經的躍動規律,都未必辨識得到這個科學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