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夢半醒裡,你勉力指揮著身體活動。但那並不管用,躺在床上的你仍舊躺在床上。明明意識清楚,卻像癱瘓一樣,絲毫不能活動……
「睡眠癱瘓」,廣東話形容為「畀鬼砸」:彷彿有隻惡鬼,趁你不為意之時重重壓在身上,令人不能擺脫。不過,這種情況究竟是超自然現象,抑或能以科學解釋?哈佛大學醫學院去年的研究便指出,「畀鬼砸」的出現及頻率,其實與睡眠質素及生活有一定關係。
在西方,睡眠癱瘓早在 7 世紀由拜占庭醫生 Paulus Aegineta 記錄。曾經,歐洲人亦將睡眠癱瘓理解為惡魔佔據了身體,需以祈禱、驅魔方式解除。但超自然方面的解讀,畢竟未能滿足從科學角度研究事情的人。睡眠癱瘓的首次科學觀察,由美國醫生 Silas Weir Mitchell 於 1876 年進行,但仍未得到充份研究。
哈佛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 Dan Denis 自 2015 年起,就睡眠癱瘓進行多項研究。Denis 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時亦指:「我們最近才開始知道,睡眠癱瘓發生的頻率,預測睡眠癱瘓發生。距離理解大腦在那段時間發生甚麼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人們最常做夢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出現肌肉癱瘓,阻止人把夢行動化(acting out )。」Denis 認為較可信的科學解釋是,人在半夢半醒間,身體仍處於 REM 階段而動彈不得,但同時漸漸恢復意識,且注意到四周環境。
報告提到,大約 75% 的睡眠癱瘓事件,會伴隨各種奇怪且可怕的幻覺。幻覺通常分為 3 類:不同的感官均感受到房間裡有邪惡入侵者的幻覺、胸部受壓並往往伴有窒息感,以及靈魂出竅的感覺。
對於感到邪惡入侵者,Denis 解釋,可能與腦部涉及處理恐懼的杏仁核有關:「當變得清醒時,杏仁核比處於不受威脅狀態時,更顯活躍。」雖然房內實際上沒有明顯的威脅跡象,卻因為大腦受到刺激,可能嘗試假設附近有某種需要處理的威脅,來理順反常現象。
Denis 指胸部受壓與 REM 有關,由於氣管周圍的一些肌肉被抑制,導致呼吸較淺。「當你處於睡眠癱瘓時,會感到氣道收縮、呼吸困難。你可能會把這種感受解讀成,自己正在盡力呼吸,或有甚麼東西壓在你身上,阻止你呼吸。」
據報告解釋,「靈魂出竅」亦與 REM 相關。大腦的後扣帶皮層(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對自我定位、感知身體的操縱,有著重要的整合作用,不過在 REM 期間,該功能通常停止運作。假如此時負責整合多種感官信息的顳頂交界區(temporo-parietal junction,TPJ)發揮作用,則可能令負責空間、平衡、運動感的前庭系統變得活躍,導致腦部無法與本體的感受、觸覺及視覺信息整合,出現「靈魂出竅」的情況。
但甚麼人較容易出現睡眠癱瘓?Denis 稱,至今仍未有確切原因解釋,但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及焦慮相關疾病的人士,出現睡眠癱瘓的情況更為常見。此外,睡眠質素好壞亦可能引發睡眠癱瘓。「如你的睡眠質素,由一般變得較差或被打亂,則較有可能出現睡眠癱瘓。健康狀況的轉變,如出現焦慮及生活壓力的症狀,亦常與睡眠癱瘓有關。」正常的睡眠周期應由 REM 轉到清醒期,但在睡眠實驗中,參與者卻反覆醒來。Denis 指:「這與正常情況相反,他們從清醒期直接進入 REM。這樣便可能在過程當中或之後,發生睡眠麻痺。」
至於如何防止睡眠癱瘓,Denis 認為,固定的睡眠時間、減少攝取咖啡因及酒精飲品,均有所幫助。另一項有趣的建議,則有關陷入睡眠癱瘓期間。「很多人表示,專注於移動手指或腳趾這些小肌肉,是有效的方法。」以此打破整個癱瘓系統,最後或可從那一點「拉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