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追求性別平等,但在許多方面,也必須承認性別並不「同等」。例如研究顯示,男女面對安慰劑的反應,也有所不同。
挪威北極大學神經心理學助理教授 Sara Magelssen Vambheim,最近提交她第二個博士學位的論文,探究了在疼痛和安慰劑經歷中的性別差異。這次她希望仔細研究,安慰劑生物學或心理學的機制是甚麼?當中存在系統性的差異嗎?
該研究以熱力痛感作實驗。受驗者年齡在 18 到 40 歲之間,體格健康。在實驗中,他們的前臂連接到一個由熱力造成痛楚的儀器。疼痛程度以主觀的口頭報告,輔以客觀的頭部電極測量。受驗者的頭部連接 32 個電極,可量度從大腦傳來的反應,標記疼痛發生的時刻。
受驗者需分別在兩日到實驗室參與測試,其中一日需接受安慰劑,另一日則用作對照。每次實驗,受驗者要接受 3 次痛感測試。在安慰劑條件之下,受驗者會得到沒有活性成分的膠囊,用水送服,他們被告知膠囊能有效減輕疼痛。
受驗者需按照 0 到 10 的等級,報告疼痛和壓力程度。結果顯示,安慰劑治療減少了口頭報告的疼痛和壓力,而且這也表現在大腦的反應中,但僅限於男性,女性之間並沒有這樣的反應。
先前的科學文獻已有指出,安慰劑效應具性別差異,是次結果再次印證相關現象。除此之外,文獻亦表示「反安慰劑效應」同樣有性別差異,女性對於「反安慰劑效應」的反應大於男性。「反安慰劑效應」意味著,假如告知受試者某種物質會增加疼痛,他們的症狀會因而增加。
是次研究並非單純「故技重施」,其新貢獻包括主觀和客觀並行,測量疼痛和情緒,並探索性別差異。Vambheim 解釋:「到目前為止,研究的部分問題,在於許多人沒有標示性別差異。現時美國要求將兩性納入由國家衛生研究所資助的研究中,但這項要求直到 1990 年代才出現。十多年後,我們看到許多人在他們的研究中都包括了兩種性別,但他們對性別差異描述得很少。」
「對疼痛的恐懼,在安慰劑和反安慰劑效應的角色相當重要。當對疼痛的恐懼感很高時,安慰劑效應便相對低。」因此,在研究的另一部分,Vambheim 觀察恐懼疼痛中的性別差異。她區分了對諸如遭紙割傷等低程度痛楚、手術和打針等醫療疼痛,及車禍和脖子斷裂等強烈疼痛的恐懼。對於低程度痛楚的恐懼沒有發現性別差異,但女性比男性更害怕強烈的疼痛。
另一項有趣的差異是,不同性別報告痛楚的方式也有分別。例如,研究表明,如果對象是女性的話,男性報告痛苦的程度,相較面對男性時低;然而女性向不同性別報告的痛楚程度,並沒有如此差異。「男子氣概」似乎使他們傾向降低匯報的痛感程度。
疼痛研究亦發現,性別差異發生在青春期前後,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女孩和男孩的疼痛經歷沒有顯著差異。
「這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研究問題。其中之一是與性別角色有關的期望,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痛苦經歷,以及女孩和男孩、女人和男人如何表達痛苦。另一個有趣的題目是生物差異的重要性,如荷爾蒙分歧。」
在應對策略方面男女也有所不同。Vambheim 指出:「女性在遭受痛苦時會使用社交支持、情緒集中技巧、聚焦和重新解釋;而男性則會在更大程度上分散注意力,遠離痛苦。」
研究性別差異不單止為了滿足好奇心,還有其實用價值。Vambheim 表示:「未來我們可能會根據對男性和女性不同反應的認知,提供度身定做的治療方法。」她指,安慰劑效應的生物學基礎已有基本了解,現在重要的是找出背後的機制,及如何應用於臨床實踐、以改善各種形式的治療方法。挪威北極大學的研究小組已著手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