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向言論自由沉默

A+A-
1790 年左右,第一任美國總統及其班底,其中一人正在讀報。左起:美國第一任戰爭部長諾克斯、國務卿傑佛遜、司法部長藍道夫(背向)、財長咸美頓及總統華盛頓。 圖片來源:FPG/Archive Photos/Getty Images

報紙印刷媒體沒落,網絡新聞興起,是不是代表人類道德的崩壞、真偽是非進一步的模糊?

杜林普當選,向美國傳媒開炮,指「紐約時報」和 CNN 等,發放虛假新聞。

世界秩序進入大洗牌時代。手機網絡資訊爆炸,再加入中國的「華為」,將來的真相是非,更形混亂,其中更摻有政治審查和五毛式群氓的恐嚇。

沒有資訊自由,固然沒有真相。但爆炸的資訊中,若有國家機器摻入的假新聞、偽「民意」,是人類未曾見過的紛亂局面。

還是回到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初心。美國開國領袖之一傑佛遜說過:「如果由我決定,我們是否擁有政府而無報紙、或擁有報紙而無政府,二者選一,我毫不猶豫,選擇後者。」

這是 1787 年傑佛遜寫給他的朋友卡靈頓(Edward Carrington)一封信裡的一句話。

早於美國制憲會議前 12 年,傑佛遜明確主張:報紙的新聞和言論必須自由,且不應對出版課以叛亂或誹謗罪。

制憲會議舉行之際,傑佛遜出使法國,得知憲法中,尚未列入保障人權的條款。傑佛遜不斷寫信回國內給友人,表示抗議。

當年傑佛遜與咸美頓(Alexander Hamilton)雖同為追隨華盛頓爭取開國獨立的政治家,但對這個問題,意見對立。咸美頓認為:新的聯邦政府,既然沒有憲法特別賦予壓制新聞自由的權力,則沒有必要制定不准管制報紙的條款。也就是說,咸美頓認為新聞言論自由,既然是理所當然,則不必白字黑字,立法以保障大家都如此信仰的基本原則。

但傑佛遜認為:不夠。一定要對新聞採訪自由,提供防止踐踏的捍衛保障。沒有條文,來屆政府沒有問題,難保一百年後的聯邦政府,將來出了一個性格專橫獨裁的總統,可引用其權力企圖控制報紙。

美國開國,華盛頓做了總統,傑佛遜任國務卿,咸美頓則當了財長。

傑佛遜經過長期爭取,終於勝利,爭得著名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國會不可制定任何法律,限制言論或出版自由。」但他在以後幾年與咸美頓水火不容。咸美頓一派的報紙攻擊傑佛遜。傑佛遜也幫助一位朋友,創辦另一張報紙評論時政

咸美頓指摘傑佛遜身為國務卿,不應支持某報紙責難政府。紛爭鬧到華盛頓那裡,但,傑佛遜幾次寫信給華盛頓,強調任何政府不應該不容批評,包括內閣自己人的批評。

然而,報紙擁有太大的權力,不負責任,向傑佛遜發動從所未見的謾罵。傑佛遜不變初衷,堅定忍受,他相信民智終會發揮力量,戰勝不實的報道和不公平的人身攻擊。

1800 年,傑佛遜競選總統成功,一任 4 年,聯邦派的報紙對這位總統用盡造謠辱罵的手段,傑佛遜一直沉默忍耐。

他不是特別寬容這些報紙。在他眼中,罵他的報紙,固然是政敵,在他眼中卻都不存在。他只是篤信「自由」的理念,並以自己名譽形象的犧牲,保障驗證此一理念。

1804 年,傑佛遜競選連任大勝。他的對手聯邦派,雖有多數報紙支持,仍遭慘敗。傑佛遜連任後,寫信給最高大法官泰勒說:「報紙若惡意攻擊,人民會抵制。消息的真偽,人民若有鑑辯的能力,必可以形成正確的判斷。」

因此傑佛遜對言論自由的推崇,至少一半基於對美國公民理性判斷能力的信賴;另一半,是對美國民意的尊重。

19 世紀初期,美國的公民都很勇敢,都是清教徒,擁有道德信仰,心地善良,而且喜歡讀書。他們篤信公義和誠實,鄙視說謊和陰謀。

這是立國時代的美國人偉大的品格,此一基本品格,延續至 20 世紀,一直到羅斯福時代,令他們向太平洋彼岸的中華民國伸出義助之手,同時也幫助英國光復納粹侵佔的歐洲。

擁有教育程度、教育基礎、知識理性、辯論能力和公民品格的社會,才最配擁有言論和新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