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社會中,付錢買了一瓶飲品,膠樽也好,玻璃樽也好,喝完之後就丟棄,看起來是正常不過的事。然而,購買飲品等於「購買飲品加容器」,然後該容器踏上不歸路的「常識」,其實只有約莫 50 年的歷史。
18 世紀後期,在西歐和北美一些較富裕的城市,酒吧是人們重要的消費場所,其時逐漸流行使用玻璃或石器來盛載啤酒。喝到一半的話,很難把它重新密封。
那時候,製作一個玻璃樽的成本並不便宜,喝完後就把玻璃樽丟棄是不合常理的事。消費者亦一般理解,「樽」本身應屬於商家,喝完後便要歸還。這樣的一喝一還,在本地的小市場固然不成問題。但 19 世紀後期,地區和國際貿易擴張,便要思考如何處置這些空樽,二手的空樽市場應運而生。
玻璃樽本身的成本往往比飲料的成本還要高,愈收愈少空樽,會導致生產商嚴重虧蝕。有一段時期,生產商會在玻璃樽上刻上「此樽要清洗和回收」或「此樽身為非賣品」。但當產品賣得愈遠,收回空樽的挑戰便愈大,而隨處丟棄空樽的情況則愈普遍。其時還有一些玻璃收集商會聘請工人專門撿拾空樽。
生意人都是精明的,他們最終認為可行是方法是建立按樽制度。啤酒和汽水製造商在 1870 至 1880 年代首次在瓶子上收取按金,但最初要收按金的產品在市場並不受歡迎。美國的生產商在 1889 年組織了工業聯會,按樽的制度才得以順利普及。
早於 1930 年代末,美國已出現罐裝飲品的市場,為「便利容器」的先鋒,但在成本及消費者喜好上,仍無法與玻璃容器競爭。即使到了 1949 年,美國該年的銷售數據顯示,可交還的樽裝啤酒,仍佔市場銷售量的近 8 成。但情況在 50 年代開始有變,例如 1955 年可交還的樽裝啤酒份額便下降至 61% 。
碳酸飲品使用罐裝的普及進程,要比啤酒慢近乎二十年。因為碳酸飲品一般比啤酒含更多氣體,罐內氣壓使氣體容易洩漏。而且,碳酸飲料容易與罐內的金屬產生化學反應,影響味道。另外還有經濟原因作梗,因為碳酸飲料本身的生產成本較啤酒便宜,假如使用同樣的即棄包裝,碳酸飲料的包裝成本,比例將大大高於啤酒的分比。
按樽的做法對商店也有好處,顧客還樽的過程,同時造就他們再次光顧的機會。而且對於小商店來說,按樽制度於他們也有小量的盈利空間,因為總有一些客戶不會交還,按金就歸了店主。但時代變遷,超級市場興起,這些大型的零售店更著重工資、庫存與空間的成本和開支。運作按樽系統無可避免要額外的支出,即棄容器於零售商也是一種便利。
到 1975 年,可重用容器的飲品在美國市場已成少數,以可重用容器作包裝的啤酒和碳酸飲品分別佔 17% 和 34%。從按樽到即棄的趨勢一旦轉變,便很難再改回來,因為重用容器需要另外的運輸和清洗設施。即棄包裝也便利飲品生產商可以把產品銷售到更遠的地區,而免卻把容器回收的成本。
美國機械工程師 Nathaniel Wyeth 於 1973 年首次獲得 PET 塑膠的專利。PET 重量輕,不易破碎,透明,並且能良好阻隔外間水分和氧氣。碳酸飲品公司很快便開始使用 PET 來作其飲料包裝。引入 PET 樽,標誌著從可重複使用的瓶子轉變為單向的命運,把重用和按樽制度送上最後一程。
現在人們卻把發現,喝完即棄的「便利」,需要付上環境的代價,在公路、野外或海洋隨處可見破碎的玻璃樽、鋁罐及塑膠樽。不少國家發現,要避免這些容器包裝流浪在環境中,方法是設立按金制度。例如自 90 年代至今,歐洲已有 10 個國家設立飲品按金制度,主要是北歐國家及其鄰近國家;美國則有 10 個州份設有按樽制度;加拿大更是大多數省份設有。他們的歸還率普遍也達 7 成或以上。包裝容器要走「回頭路」,其一方法就是走「按樽」制度的回頭路。